【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朱超 胡文嘉)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城市群、“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正在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将如何实现这些宏伟目标?25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权威人士共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蓝图。
当天上午,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共同亮相“全球经济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单元,畅谈三地各自优势与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湾区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策源地,也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
马兴瑞表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9个城市、涵盖人口约7000万的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一流湾区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在发展空间、要素集聚、制度安排等方面更具优势。
他说,广东将大力推进区域内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与港澳共同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今年2月正式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其中包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为推动这一目标实现,马兴瑞说,广东将把自身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产业体系优势与港澳高端科研力量强强联合,布局建设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珠三角先进制造业与港澳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香港众多国际知名大学和香港科学园、数码港的科技转化能力强,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有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等优势。林郑月娥认为,这不仅有助加速大湾区内主要科技基础建设,推动跨境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对推动科技成果作商业应用也是利好。
“本届政府在过去20个月推出许多政策和项目,投入约130亿美元,以提高我们在创新科技方面的能力,并提供额外税务扣减,以鼓励私营企业投资研发。”她说,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具备潜力成为东方硅谷,更可以成为同时具备硅谷和华尔街优势的城市群。
林郑月娥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9个内地城市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等背景下的开放和互联互通,充分展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经济体如何可以共同努力、实现多赢。
不过,崔世安也指出,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对各要素自由流动造成影响。
“推进大湾区建设,要化挑战为机遇,重点解决这些问题。澳门着重在规则衔接、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共同探讨,以先行先试的创新合作,寻求实质性的突破。”他说。
从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大湾区建设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大湾区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三地政府负责人一致认为,大湾区建设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对三地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也将为海内外各界带来新的巨大商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