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教育高地?五位大学校长这样说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教育高地?五位大学校长这样说


嘉宾名单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张仁良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理工大学原校长唐伟章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理工学院原院长李向玉

【中美创新时报北京3月13日讯】(记者吴少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点话题。不久前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因此,国际一流湾区要有一流大学,世界级城市群要有一流的大学集群。

近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的五位大学校长,走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两会访谈室,热议打造“教育高地和人才高地”,探讨建设一流大学集群。

高校深度合作成新趋势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三地高校要抱团发展,一起走在世界前列。”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中大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及正在建设的“天琴计划”、海洋科考船等大科学平台,部分港澳高校已参与其中,合力建设大科学平台、推进科学进步。

早在2016年11月,中山大学倡议并联合粤港澳三地26所高校,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联手打造“一小时学术圈”。罗俊透露,目前联盟建立了很多专业联盟,如超算专业联盟、海洋专业联盟、空间科学专业联盟、图书馆专业联盟等,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密切相关。

粤港澳大湾区的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区域内的大学办学实力雄厚,交流合作频繁,特别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粤港澳高校深度合作成为新趋势。

“学生交换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共建实验室,这些是粤港澳高校的重点合作领域。”曾担任20年澳门理工学院院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李向玉分析,从世界排行榜来看,香港高校表现优异,排名靠前;澳门高校取得长足进步,崭露头角;广东高校规模大,与产业结合紧密。早在2015年该校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合作,开设中葡英机械翻译实验室,编写了人工智能软件、辞书,并为企业培养人才,服务企业到葡萄牙、巴西等葡语国家开展贸易合作。

联合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

《纲要》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去年5月,国家出台多项支持香港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过境香港、科研仪器设备进入内地免关税等问题。这一政策让香港的大学校长和科研人员感到振奋。

全国政协委员唐伟章于今年1月卸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但持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地大学的本科生交流交换多,但研究生合作培养少。”他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高校联合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攻坚突破。建议三地高校合作举办研究生院,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这一建议得到澳门理工学院原院长李向玉的支持。“三地高校要动真格、深融合,共同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他表示,在湾区内协同高校优秀专业、优势实验室和一流企业,在全球引进一流的人才和研究团队,组成新的研究院或国家实验室,合力破解世界级难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支持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发展,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社会发展。

探索建设高等教育特区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建议创建“大湾区联合大学”。去年7月,深圳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为两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已招收了首届创新博士研究生。”李清泉透露,深大正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过去30多年,我们的办学定位是培养特区的建设者,培养了一批优秀企业家。未来30年,我们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大湾区建设者,更要培养行业领导者。”

《纲要》提出,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记者了解到,广东有4所中外(境外)合作办学高校,其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分别创办了北师大—浸会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去年12月,香港科技大学落子广州南沙。目前有更多知名港澳大学正在寻求到广东合作办学。

“粤港澳三地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尽相同,可以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张仁良表示,该校的教育学科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名、亚洲区第2名。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学校可以对接内地的师范大学,推动三地的师范教育发展。(完)(图/朱洪波)

题图:无人机拍摄的深圳和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及周边风光。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