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深圳3月6日讯】(记者张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出台,将会鼓励更多香港有识青年来到大湾区城市工作、创业。”近日,力嘉国际集团副总经理、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总经理马楚力接受了记者采访。这位扎根深圳多年的香港“创二代”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志于北上创业、就业的香港青年可充分考虑不同城市之间的定位,走出差异化发展之道。
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
22岁大学毕业后,马楚力选择了加入由其父创办的主营包装印刷业务的力嘉国际集团。然而一开始,父亲却把他安排到了生产、销售等基层岗位进行磨炼,这也让马楚力身上几乎看不到“富二代”的标签,谦逊有礼、待人亲和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早年间深圳经济不断发展,使劳动成本和用地成本增加,不少传统行业面临着生存的挑战,因此转型升级就成了企业求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方式,其中文化产业正是一个突破口。”马楚力说。
位于深圳横岗的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就是马楚力“二次创业”将自家老厂房加以改造升级后,打造出来的“招牌之作”。该园区是集印刷科研、创意设计、行业交流、文化旅游、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现已连续7年成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并通过展览加入园企业孵化的模式,在文化创意产业摸索出了新的发展之路。
如今,马楚力的脚步已经延伸到了东莞,由力嘉集团创办的力嘉(东莞)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是该集团响应国家政策的又一次战略转型。在他看来,这样的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思路是完全契合的。
马楚力说: “让我体会最深刻的是,《规划纲要》将会有力拉动湾区内其他城市协同发展,各有不同的定位、分工也将加快这11座城市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更多更好的合作交流。”
湾区内工作没有距离感
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基建设施陆续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交通越发便捷,城市间的互动也日趋频繁,马楚力表示,在大湾区内工作、生活几乎没有距离感。“例如我早上从深圳出发,中午就能到东莞公司开展工作,下午可以去中山、佛山等地见客户,晚上就能回到香港参加宴会。”
不仅是物理上的距离,对马楚力而言,大湾区也在不断拉近他的心理距离。“虽然在香港出生成长,但我在深圳呆得更习惯,一周大概有四五天都在这里,哪里有好吃好玩的地方我都知道。”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遍布全城的“手机支付”既安全又便捷,让不少前来工作、旅游的港澳人士新奇不已。一开始也很“懵”的马楚力,现在已经会灵活操作手机上各种在内地常用的APP。“手机点外卖实在是太方便了,现在回到香港反而有些不习惯。”
《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深圳要“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在文创行业中已颇有心得经验的马楚力对这一定位很是看好:“深圳市政府对文创相关产业的推动、宣传包括资金在内的投入很大,而且深圳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很多,他们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也比较高。”
香港青年可考虑差异化发展
马楚力认为,《规划纲要》的出台,将进一步鼓励更多港澳青年北上来到湾区内其他城市工作、创业,体现了国家对香港人民的深切关心。“希望未来有关部门可以多举办一些交流会、联谊会等,增进港澳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共识与认同感。”
当记者问及他对香港青年北上大湾区创业、就业有哪些建议时,马楚力认为,大湾区内城市众多,功能定位和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可以考虑差异化发展。“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很多产业尤其是优势产业已经相对成熟、饱和,香港青年不妨考虑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脚步,前往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多考察体验,发掘不一样的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