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跨国夫妇专注“捡破烂”近30年 建起7座艺术生活博物馆

ÃÀ¹úÈ˹þά¡¤Î¤Ë¹ÌØÏÈÉúÓë·òÈËҦС²¨Å®Ê¿¡£.jpg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2月13日讯】(记者王越莹)邀请陌生人到自己家参观,恐怕很多人难以接受,但美国西雅图人哈维·韦斯特和中国姑娘姚小波这对居住在广州的跨国夫妇却十分欢迎。

30年前,哈维与姚小波结婚,定居在广州,两个人从此形影不离,有人甚至直接称呼他们“哈维小波”。多年来,他们用“魔法”让中国的民间旧家具焕发新生,打造了令人赞叹的艺术空间,更传奇的还有他们因对艺术的共同热爱而常年保鲜的爱情。

12日,记者走进他们在荔湾区聚龙古村即将入住的家,顿时像是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这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第7家艺术博物馆,里面放置的都是这些年修复的民间旧家具。”姚小波笑着说。

旧家具越买越多

1985年,哈维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美术馆馆长的身份,来中国筹办赴美大型文物展“天子·中国宫廷艺术展”。自此,他陷入对中国艺术之美的痴迷和探索,并因此与广州姑娘姚小波结识。

作为助手,姚小波与哈维一起筹备展览。展览结束后,哈维与姚小波喜结连理,定居广州。

想要在中国开始生活,就要找住的地方,也要添置家具。走遍了广州的家具城,哈维都觉得这些家具不好看。机缘巧合之下,朋友介绍他们到一个无人居住的旧院子,里面的旧家具深深吸引了哈维。“他喜欢旧的东西,因为旧的东西是有历史的。”姚小波说,1991年,他们寻找到了些旧家具,结果因为太喜欢就越买越多。随后,他们开始找工人维修、开小作坊,由哈维在旁边指导,姚小波替他翻译。

修复一件旧家具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当成品出来,堪称古家具艺术品,令这对夫妇欣喜万分。于是,这条路就一直停不下来了。

买了一大堆的“破烂”,并花费心思把它们“救活”,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当初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傻,连家人朋友都不理解,但我们乐在其中。”姚小波说,尽管偶尔会有人专程找他们购买,但是收入与开支相比微乎其微。因此,他们平时靠给别人做设计来赚钱,除了维持生活,就全部投入到修复旧家具上。长安大柜、庙椅、罗汉床、长案、闷柜……这些年来,他们共修复了3000多件旧家具。

把家打造成一个艺术空间

“我和哈维在一起后,艺术就完全融入了生活之中,把家也打造成了艺术。”姚小波说。

这些年,因为购置了太多的旧家具,他们都租住在价格便宜的仓库,最初每平方米8元,后来慢慢涨到了每平方米12元。与此同时,他们的仓库也慢慢变成了艺术博物馆,展示了700年前到近代民国的家具变迁。

2004年,好朋友黄永玉参观了他们当时租住的仓库,“一进了仓库,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当时他愣住了。”姚小波回忆道。几个月后,黄永玉在湘西凤凰玉氏山房里送给了哈维和姚小波雕着“维波楼”的小木牌。“维”指的是哈维,“波”指的就是姚小波。维波楼艺术生活博物馆一个一个地建了起来,到现在已有7家,每个博物馆都放着他们修复的古家具。

在他们的空间里,家具样式是中式的,但是摆放和空间感却是西式的,让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一进到这个空间的人都感到眼前一亮。

尽管“维波楼”是博物馆,但是这些修复好的旧家具并不只是拿来观看的,所有家具都可以触摸使用。“家具是有人性的,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使用它,越用就会越有光泽。”姚小波说。

“哈维是我进入艺术殿堂的领路人。”姚小波说,多年来,他们在一起生活,又在一起工作,家被他们打造成了艺术,艺术创作也成为他们婚姻中一个没有尽头的话题。

希望将理念传承下去

30年来,哈维用三个词形容了他们的感情:友谊、信任、共同的目标。他说,婚姻持续的时间越长,生命的另一头就越短,人就会越珍惜。

2011年,姚小波被检查出来四期舌根癌。“我生病时,他每时每刻都在我身边,给我做各式各样的饭菜,还逗我开心。”姚小波说,因为医生说抗癌时一定不能饿着,所以哈维就每天让她吃冰淇淋,保证体重。

做化疗的时候,到了不能进食的程度,姚小波插着胃管不能动,两个人之间交流就靠在手心写出字母,拼出句子。

“有一次我很难动身,想去上厕所,但是他还以为我要吃东西,不断给我拿东西吃,让我又生气又好笑,因为交流的误解闹了不少笑话。”姚小波说,正是这种快乐让人最终活下去,也因为经历这次波折,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哈维今年已有79岁,因为上次的大病,姚小波也想尽快完成传承计划。“年龄和身体不允许我们慢慢来。所以我们希望将最后3个维波楼艺术生活博物馆在2019年完成。”这几年,哈维、小波已经不再做修复家具的工作,他们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希望将维波楼经营下去,把他们所打造的空间和理念传承下去。

“修复家具用了近半生的时间,我们还想写书和旅行,去一些想去的博物馆看看。”姚小波说。(完)

题图:20多年来,哈维与姚小波让不少古旧家具焕发新生。张迪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