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拥抱特色人才 海纳全球创客

【中美创新时报南海1月11日讯】(记者肖霞 赵进 基石)几乎每天中午12点,陈梅泉都会走进位于南海区平洲玉器街的玉雕工作室。来到南海10年,指导徒弟们的玉雕技艺、通过阅读寻找创作灵感已经成为他的日常。本月初,他刚刚向人才部门提交了《佛山市南海区第八类人才(特色人才)评定申请表》。

南海正在为草根人才提供更宽阔的舞台。从去年开始,南海明确将陈梅泉这类民间艺人纳入特色人才评选范畴,首批评选已在一个月前启动,报名工作将持续到1月底。

正在加快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的南海,不仅在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有着迫切的人才需求,也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支撑力量,吸纳具有“一技之长、一门绝活、一项爱好”的创客、民间艺术工作者等特色人才。不拘一格评人才,是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典型样本,体现了一座城市对自身发展的信心。

过去40年,南海写下了一部“草根力量”的成长史,获得了“草根南海”之称。今天,以特色人才为代表的“草根”们,也让南海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走得更稳。“认定有特色的民间人才,能够激励他们为南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南海区人才办副主任卢启良说。

让高手现身特色人才有了认定渠道

尽管2008年首次从家乡福建来到平洲玉器街时,陈梅泉才拿起手中的雕刻工具,不过凭借从小习得的绘画功底与出色的雕刻天份,陈梅泉的作品很快得到业界认可。“我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学水彩,后来开始学国画,我的堂哥和大伯都是学画画的,小时候看到他们画画,我就在一边学,经常画了整个通宵。”陈梅泉说。

在陈梅泉看来,自己幸运无比,“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今年30岁的陈梅泉在近10年间已创作出无数活灵活现的玉雕作品,招收过近100名学徒。

去年12月,在得知南海区出台特色人才认定政策后,陈梅泉提交了自己的申请书,“政府政策的出台是对我们这群有‘一技之长’的人的认可,能够让我们这些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得到更好的展现平台。” 

与陈梅泉一样提交申请书的还有今年63岁的罗剑锋。曾经从事宣传工作的他吹得一手好葫芦丝,曾在2010年8月被选为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大众评审。2013年10月,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我要上春晚》网络节目比赛录制。

葫芦丝吹得好,微博同样玩得转。从2009年开通微博以来,罗剑锋的微博粉丝数量近30万人,阅读量最高的一条微博数高达1500多万,还曾参与新浪微博的“2014微博之夜”。罗剑锋笑称自己为“微博达人”。

在南海,像陈梅泉、罗剑锋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有很多。2018年11月,为了完善现有人才认定体系架构,充分挖掘民间特色人才,南海区首次开展第八类人才(特色人才)推荐评定工作,正式向民间发出“求贤令”,大力发掘民间优才。

“所谓‘高手在民间’,人人皆可成才。特色人才认定政策的出台,代表着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南海有很多具备特点和特色的人才,平时我们掌握的信息较少,想借这个活动多挖掘南海特色人才。”南海区人才办政策法规科科长黄健忠说。

达人有奖励通过认定可获创业资助等

尽管已经接近首批特色人才推荐评定报名尾声,申报表仍然纷至沓来。“特色人才评定是我区人才分类认定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南海区人才工作的一次大胆探索,目前省内还没有类似的工作开展。”黄健忠介绍。

而在第八类人才(特色人才)推荐评定工作开始前,南海区人才办已进行过多次实地调研。“民间人才是南海宝贵的资源。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些民间人才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或技能,具有一定的创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但缺乏正确的培育引导和有力的资金扶持等,影响了一些民间人才的创业热情。尤其是民间能工巧匠培训提升机会少,与时代有所脱节,一些民间技能技艺正濒临失传,成为‘遗产’。”上述负责人说。

此次申报,不论是电子竞技、曲艺、书画、运动的“文体达人”,还是剪纸、舞狮、龙舟、老手艺的“能工巧匠”,或者是做菜、养殖、种植、创新创业的“技术能手”,只要在南海区居住、工作、创业,其特长和手艺符合在全区范围内有特点、有专长、有影响,其创造性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并作出较大贡献,或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积极推动作用等条件,均可自愿申报。

同时,这项申报不受国籍、户籍、年龄和身份的限制。创客、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优才、乡村振兴人才等人士,只要成功获评特色人才的,将可获得租房补贴、创业资助、培养资助、人才卡配套服务等多项扶持待遇。

此次申报中,特色人才分为文体艺术、生产生活技术、特色产业和创新创业四大类别。文体艺术大类包括文化类、艺术类、体育类等;生产生活大类包括技艺类、手艺类、服务类等;特色产业大类包括现代金融类、信息服务类、休闲旅游类、现代农业类、教育培训类等;创新创业大类包括科技创新类、文化创意类以及其他无法纳入上述大类的特色人才。

“认定有特色的民间人才,能够激励广大民间人才为南海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作更大贡献。”卢启良表示,希望借此推动民间人才发挥特长,在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示范作用,并带头开展“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工作,激发传统技艺的新活力,同时推动其技艺、能力尽快由“好看”向“好用”转变,助推创业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有效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优化服务环境让人才在南海找到归属感

当前,南海正重点构建“两高三新”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正在加快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的南海,不仅在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有着迫切的人才需求,也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支撑力量,吸纳具有“一技之长、一门绝活、一项爱好”的创客、民间艺术工作者等特色人才。不拘一格评人才,是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典型样本,体现了一座城市对自身发展的信心。

2018年初,南海区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暂行办法》及《佛山市南海区人才分类认定标准(2018年)》,统一了全区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为出台人才配套扶持政策提供了依据。在该文件中,特色人才属于第八类。

同时,人才政策的印发实施从人才评价、引进、培养、安居、服务以及创新创业、医疗保健等方面对原有政策进行补充与优化调整。全面重构基础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并重、存量人才与增量人才并重、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人才政策体系。

2018年4月,南海区正式启动人才认定申报工作,并于7月份完成人才卡服务管理平台的开发启用和推广应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南海区人才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总量3.3万人,注册企业总量1770家,有效申报总量1.5万例,认定人才10932名,累计发放人才卡7000多张。

同时,南海通过启动“南海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计划”,精准对接大学生人才及完善高端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增强高端人才磁吸力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招才引智平台体系,拓宽人才引进培育途径。

此外,南海还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为人才在南海生活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比如深化“人才客户经理”制度建设,通过在区、镇(街道)、重点园区设23名人才客户经理及12个人才服务驿站推动人才服务。截至2018年底,人才客户经理共完成服务个案共857人次。

南海人才立区战略实施已有7年。7年来,南海深切体会到人才对地区发展带来的巨大效能。全面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对珠三角乃至全国、全球人才资源的内在渴求,倒逼南海人才发展机制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升。从人才政策的优化升级,到不断完善健全人才评定体系,纳入特色人才,不难看出南海对于人才工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襟。

“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根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接下来区政府将加倍投入人才扶持,扩大人才扶持覆盖范围,增加扶持受众,充分肯定人才和尊重人才。”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人才办主任郑作勋说。(完)

题图:南海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集聚了不少机器人产业相关技能人才。/方智恒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