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马晶:支付结算方式创新改变医疗行为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马晶:支付结算方式创新改变医疗行为


【中美创新时报波士顿1月2日讯】(记者唐子湉)如今,医疗健康是全球关注的话题,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各国在医疗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密切。在美国波士顿,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中美健康峰会创始人之一马晶。她表示,美国医改经验中既有可借鉴的创新,也不乏经验教训;而在中国的医改过程中,罗湖经验是很好的创新代表。

美国医改有创新也有教训

记者:您作为哈佛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中美健康峰会的创始人之一,长期关注中美两国在健康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您认为,中美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哪些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之处?

马晶:中美健康峰会2011年在哈佛大学成立。2010年奥巴马医改以来,关于医改问题的讨论非常多。此外,峰会还参考借鉴了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经验。

对中国来说,可以从美国的医改经验中学到很多系统性的方法和创新,也可以学到“不应该做什么”。美国的医疗系统存在一些弊病。美国的医疗保险是私有化的,因此存在很多保险公司,每个保险公司内部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并且会和不同的医疗集团进行谈判与讨价还价,导致美国的药价和保费虚高,并且年年上涨。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医改,就是希望通过扩大医保的覆盖面来控制费用,强制年轻人买医保,给予买不起医保的人补贴。不过,商业保险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导致医改举步维艰。此外,美国的医院浪费很严重,包括药品的浪费。

记者:在中国的医改过程中,您认为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创新做法?

马晶:我认为深圳的罗湖医改经验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罗湖首先从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进行改变。2016年,罗湖区率先试点医保费用制度改革,结合辖区上一年度的医保开销和人口增长情况,提前预付资金给罗湖医院集团,年终清算时,结余作为给医院集团的奖励。这让人们重新考虑:什么样的方式是最花钱的,节省下来的钱是否可以下沉到社区去,是不是可以预防为主?

支付结算方式改变了,整个医疗行为也变了,医院从“重医疗”到“重健康管理”。例如,为了防止病人花更多的钱,医院从预算中抽出一部分来给老人家里修扶手,防止老人跌倒。同时,居民的就医思维也发生了转变,逐渐愿意去社康中心就医,实现分级诊疗。这三年来,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反馈都很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过去基层医生无病人可医的问题。

医疗健康跨国交流造福于人类

记者:除了医疗保险,医疗信息化也是医改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美国有哪些经验?

马晶:自2009年以来,美国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已有许多尝试,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举个例子,过去对于传染病,医生见到可疑传染病就填表向上报,这种情况肯定会有漏报和延时。而现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进行了新的尝试,通过建立电子病历、设计算法去抓取诊疗信息,自动提醒医生是否为可疑传染病,经过医生确认后马上会进入直报系统。

记者:除了传染病,这样的系统是否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疾病呢?

马晶:没错。病人来看病的时候,系统会根据诊疗信息提醒医生,病人可能有其他病症,避免了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电子病历收集了全面的信息,可以覆盖所有人群,也能帮助医生从宏观视角了解疾病的分布,如集中程度和发病原因。中国是医疗大国,现在国内很多医院有电子病历,如果能够拥有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相信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记者: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在医疗健康领域涌现出许多合作的案例,中国和芬兰、以色列等国家的医疗合作也日益密切。您认为,这种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医疗健康领域而言意味着什么?

马晶:医疗健康是无国界的。诚然,新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从医疗卫生的领域来看,更多的是造福于人类,因此没有太多国界的限制。不论是医疗服务的模式,还是新的医疗诊断技术、药品,最终的目的都是缓解疾病的痛苦和拯救生命。无论在中国还是这里(哈佛大学),教授和学者们都有很强的意愿去进行跨国界的交流,有很多创新尝试和经验教训希望能够和其他国家分享。(完)

题图:马晶。受访者供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