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学合作联盟”
“深圳将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合力培育国际竞争新动能,共同打造一流湾区经济。”“广东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良好建设契机,在金融方面先行先试。”“粤港澳大湾区应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如何实现竞合发展?深圳如何在此背景下寻找新的创新着力点?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11月28日讯】(记者张秀娟 郭悦 苏梓威 邱永宽) “深圳将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合力培育国际竞争新动能,共同打造一流湾区经济。”“广东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良好建设契机,在金融方面先行先试。”“粤港澳大湾区应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如何实现竞合发展?深圳如何在此背景下寻找新的创新着力点?
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承办的“城市竞合,湾区共生——2018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11月27日在深圳市南山区科兴科学园会议中心举行。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8年的时间节点上,本届论坛深度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中的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聚焦金融、科技、产业、研发等创新要素的区域竞争合作。
此外,南方城市智库在论坛上发布了南方城市智库珠三角高质量发展体系研究计划。而由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联合深圳重点行业协会组织发起的“南方会”俱乐部也在论坛上正式启动,目前已有首批近百家企业加入俱乐部。
“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信息化平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各个城市的合作与分工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更辉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深圳带来了新的机遇,湾区各城市合力发展的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深圳将与湾区各城市合力培育国际竞争新动能,共同打造一流湾区经济,促进大湾区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金融市场开放与否,对大湾区的建设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广东应抓住大湾区良好建设契机,在金融领域先行先试,金融先行主要是在金融教育、金融科研、金融理论和政策研讨等方面先行。魏加宁认为,大湾区金融对外开放时应当首先加快金融对内开放,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把民间资本纳入体系内,便于监管。
“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克科说。张克科从粤港澳协同创新发展提出五点策略建议:一是建立湾区产业发展路线图,组织重大专项联合攻关;二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学合作联盟;三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基金,推进创新合作平台“湾区驿站”建设;四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合作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规则;五是统筹和发展一批重点工程和平台项目。
“香港与深圳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未来大湾区需要发挥香港的优势,促进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在大湾区进行成果转化,与大湾区实现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知识产权跨境贸易中心。”方舟说。对此,他提议,一要新设港深科研成果转化大学,专注于开展应用研究;二要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信息化平台;三要推动专利经理人队伍建设,提升对接效率;四是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大湾区体现出产业创新中心功能”
深圳经济特区浓缩式地经历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一个奇迹。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干部培训部部长钟向阳认为,深圳奇迹可以概括为现实地而非单纯理论地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模式,找到了“再造几个深圳”的钥匙。
“企业的创新发展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中小企业商业与股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建刚表示,企业创新要有逻辑和方法,他提出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体系,即以创新驱动为内核,通过组织、模式、机制和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刘建刚认为,创新体系具体操作实施可以从顶层设计入手,顶层设计具体包括商业设计、治理设计、组织规划和产融规划。他强调,治理设计作为公司运行规则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可以通过公司章程进行股权架构和治理结构的设计来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粤港澳大湾区表现出了一种产业创新中心的功能,不论是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产业服务能力的扩散上,这一功能都非常明确和突出。”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执行会长高海燕以3个名词来概括其核心观点:“超级链接”“品类综合化经营”“持续迭代”。“适应变革,才能使得企业内部生产环节对外部的响应具有一定灵活度,生产的全流程进行互联网化。”他说。
此外,在本届论坛上,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联合深圳重点行业协会组织发起的“南方会”俱乐部正式启动。它以俱乐部、商协会和媒介三位一体方式规范运作,深度链接各行业优质企业资源,形成“媒体+产业”的联动平台,逐步赋予资本、培训、孵化等功能,使各企业通过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