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常以他国在高科技领域实施产业政策并给予补贴为名,挑起经贸摩擦。但实际上,美国自己用产业政策和政府补贴“两手”来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是多年来的惯常做法。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周舟)美国常以他国在高科技领域实施产业政策并给予补贴为名,挑起经贸摩擦。但实际上,美国自己用产业政策和政府补贴“两手”来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是多年来的惯常做法。
产业政策长期存在
美国主流经济学界认为“产业政策”让人联想到计划经济,因此对自身的这类政策避而不提,但实际上美国产业政策长期存在,有力推动了美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从历史看,美国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就是早期的产业政策倡导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在航天、军工等领域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美国多届政府都曾选择新兴产业,制定较长期的计划予以扶持,推动政企合作和向企业转让技术,甚至通过减免税收、政府采购等手段直接干预市场。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典型。
如今这类产业政策仍在延续,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明显。仅以今年为例,5月,美国政府举办“美国产业人工智能峰会”,提出由政府协调,整合产业和学界力量以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领导地位”,而白宫技术政策副助理迈克尔·克拉夏斯说,白宫已成立“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谷歌、亚马逊和脸书等商业公司的行业领袖参加了峰会,会议声明说,要探索通过公私合作的新方式加快人工智能研发。
6月,美国众议院科学、太空和技术委员会披露了一项待国会批准的法案,推动“国家量子计划”。这项为期10年的计划拟加大对量子信息科技的投资,加强政府与业界、学界的资源共享,其中包括向初创企业转让技术等措施。
政府补贴“家常便饭”
去年以来,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为其“第二总部”选址,引发美国多个州的大城市竞争。地方政府以批地、修路、减税甚至直接补贴等手段“招商引资”,使尽浑身解数。
比如,今年4月马里兰州通过一项计划提出,如亚马逊选择该州,将提供总价值近85亿美元的“激励”,其中包括资产税、销售税和所得税减免以及改善交通设施等。美国咨询机构“地方自立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亚马逊在2005年到2014年间至少接受了6.13亿美元的地方政府补贴。
美国非政府组织“履行职责研究中心”跟踪了美国各行业接受政府补贴的情况。其记录显示,特斯拉公司自2007年以来共接受35亿美元的公共补贴(含减税部分),其中近一成来自联邦政府,其他来自地方政府,其中内华达州就给特斯拉减免了13亿美元的税收,支持该公司在州内建设超级电池工厂。
实际上,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高技术产业的种种“神来之笔”,背后都不乏美国政府的资助。比如,他成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不仅有美国航天局的技术转让,也有航天局和军方的运载火箭发射合同。
2014年,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美国航天局获得总额68亿美元的合同,分别研发“星际客机”飞船和载人版“龙”飞船,以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摆脱美方对俄罗斯飞船的依赖。
“履行职责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接受了16.32亿美元的各级政府补贴;谷歌母公司“字母表”接受了7.66亿美元的州和地方政府补贴;脸书公司接受了3.33亿美元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补贴。
政府企业“密切配合”
美国政府拥有众多科研机构,多年来一直和企业界密切合作。比如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等,都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为振兴产业服务。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仅2010年到2016年,美国政府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用于生物医药基础研究,推动新药开发。在此期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210种新药都与政府机构资助的研究有关。
生物医药领域的早期研究失败风险较大,因此由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进行。而一旦药物通过临床试验,企业就有望获得高额利润。政府投资早期研发、承担风险,企业承接政府转让的技术、后续开发面向市场,是美国常见的“角色分工”。
观察人士认为,产业政策一直是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常用手段。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最近撰文说,日本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政府补贴来支持新兴产业,而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也将享有大量国家资助的“军工复合体”作为推进美国创新的关键。
罗奇说,互联网、半导体、核电站及军民两用航天技术,这些都是美国实施产业政策的明证,上述科技成果多数使用了美国国防预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