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可明:首个跨过罗湖桥的港商

郑可明:首个跨过罗湖桥的港商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早在40多年前,一名广东潮阳籍的香港商人,由于参加广交会的机缘,在广州与原广东省轻工厅签订了来料加工合同CND001号。随后,他从香港跨过罗湖桥,在深圳文锦渡,当年破烂的土路旁,没有通电、热气腾腾的铁皮房里,建起了一家对外出口手袋厂,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投资中国内地的港商。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7月10日讯】(记者王丹阳)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早在40多年前,一名广东潮阳籍的香港商人,由于参加广交会的机缘,在广州与原广东省轻工厅签订了来料加工合同CND001号。随后,他从香港跨过罗湖桥,在深圳文锦渡,当年破烂的土路旁,没有通电、热气腾腾的铁皮房里,建起了一家对外出口手袋厂,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投资中国内地的港商。

正是在这家手袋厂,走出了中国第一代“打工妹”,它在珠三角第一次开展计件工资,厂里的工人们看到了深圳第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以及粤港第一批两地牌车。

日前,已旅居澳大利亚的74岁东雅集团主席郑可明接受了广州媒体的专访。讲述了他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

签来料加工001号合同

1976年秋,广州流花湖畔、越秀山下,来参加第40届广交会的港商郑可明没想到,只花了1小时做的决定,改变了他接下来的人生,也把自己投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

当时,这名32岁在香港白手起家创办手袋厂已10年,身家过百万的潮汕籍商人,由于海外业务迅速扩张,又苦于香港请不到工人,由此想到了投资内地。

但当时做外贸还要经省一级政府审批,谁也不知道在内地如何雇人。郑可明经人介绍,找到了当时的广东省轻工业厅。

40多年后,年过古稀的郑可明回忆当初,仍能记起那是一个周六的南国秋日,他只花了1小时就下决心在广州的原广东省轻工业厅办公楼签订了一份名为CND001号“来料加工合同”。合同规定在当时的深圳外贸公司属下的假发厂以厂房折资入股,与郑可明一起建立来料加工的手袋厂。

签完合同后,郑可明立即从广州坐旧式火车回香港。两天后的星期一,他带着10台旧机器,来到深圳文锦渡的那家假发厂开始做来料加工手袋,只是当时开料仍在香港。两年后的1978年3月,这家厂迅速扩张,已经有整套生产设备,并迁址深圳红岑,改名为罗湖手袋厂。

CND001号中的CND究竟代表什么,如今郑可明已不大记得清楚。随着上世纪90年代原广东省轻工业厅撤销,当年存于广州的CND001号的“来料加工”合同也不知所终。

上世纪90年代初,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撰写的《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一书曾风靡全国。第四章《深圳的冲击波》这样描述,“1978年3月,真正的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来内地投资的资本家,香港东雅公司郑可明先生走过罗湖桥”。

45天厂房扩大10倍

多年以后,不少人问第一个“吃螃蟹”的郑可明,如何料到改革开放的先机?

这名精干的潮商回答是“我哪里想到那么多。只要有订单,有工人做,就不怕。”

1978年,离深圳特区建立还有2年。罗湖还不是一个区,深圳也只是宝安县下面的一个县城,到处是荒山野岭。整个深圳没有水泥修的路,尘土飞扬,荒草丛生,仅有的一条老街不到半公里长,街上没有超过5层楼的房屋。一到雨季,穿着雨靴的人走在路上举步维艰,而被视作稀罕物的汽车,更是在烂泥路上动弹不得。

物资匮乏,电力紧缺,外出吃饭是一个难题。当时,罗湖对外经营的餐厅只有一家,人们要喝茶,须排长队,即便是外商也没有优惠。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郑可明开始了在中国内地的创业之路。最初,工厂还是由国营厂经理负责日常管理,郑可明负责对外订单、订料和部分管理。

一开始,手袋厂只有200平方米,全是铁皮房,为了扩大生产,郑可明又申请多租了几亩地,花了45天的时间把厂房扩大到2000平方米。“当时我用钢板焊接,才能这样快。”郑可明回忆。

当年与他合作的国营厂刘经理回忆,郑可明办厂之初有两大困难。一是技术困难,工人们没有培训过。头两个月,郑可明接受了工人提出的包工条件,由他太太来厂里培训工人,培训期间,工人保持原有工资,每人每月26元。经过两个月带薪培训后,手袋厂正式上马。文锦渡附近村子里,十五六岁讲着广东话的姑娘,成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打工妹”。

计件后,打工者月薪过万

“火烛佬”是当年打工妹们偷偷给郑可明起的绰号,意思是做事快,脾气暴。这个绰号,郑可明也是今年回深圳,与太太一起在家里请一班老同事吃饭聊天时才知道。

刘经理说,第一代打工妹如今年龄都超过55岁。这些人如今大多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特别怕他,他一回厂我们就紧张。怕被他问生产的数字,回答不准就被骂哭。”55岁的打工妹蔡丽华回忆郑可明,第一印象就是严厉、高标准。

短发、活泼的蔡丽华后来做到生产主管,从15岁入厂到50岁退休。改革开放40年,让蔡丽华第一次看到老板的勤奋超过工人。

工人还是每人每月26元的固定工资,因此劳动积极性不高,屡有迟到。为此,郑可明提议对工人进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一开始国营经理有所顾虑,后来才同意。

计件后,工人积极性大增,有人为了节约时间,把饭带到车间,加紧工作,就为争分夺秒赶订单。

“我们应该是珠三角第一家实行计件工资的工厂”。郑可明说,后来罗湖手袋厂的几个国营干部,也把这个方法用在别的地方合资开厂。

1986年,罗湖手袋厂搬迁到后来被称为“广东第一村”的南岭村,1988年工厂改为独资企业,后来又随着深圳特区的发展,搬迁到深圳坂田、东莞。在最鼎盛时期,郑可明厂里有近1.5万工人,一个月可做120万个手袋、50万双皮鞋、16万打手表带。

同是“第一代打工妹”、后来做到采购主管的李甜真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厂里有的人月薪已过万元,几千元月薪也不奇怪。至今还是一头黑发,50多岁看起来只像40多岁的李甜真也在郑可明的厂子里做到退休。(完)

郑可明。苏俊杰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