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向中兴通讯发出出口权限禁止令,中兴通讯公司20日发布声明称,美国商务部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极不公平,中兴不能接受。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姜琳、于佳欣、刘羊旸)针对美国向中兴通讯发出出口权限禁止令,中兴通讯公司20日发布声明称,美国商务部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极不公平,中兴不能接受。
美方“禁售令”是否仅针对一家企业的“不合规”经营?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差距到底有多大?未来如何破解“缺芯”之痛?记者为此进行多方采访。
一问:“禁售令”仅针对企业“不合规”经营?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以中兴通讯未对涉及历史出口管制违规行为的某些员工及时扣减奖金和发出惩戒信等为由,做出了激活对中兴通讯和中兴康讯公司拒绝令的决定。
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20日首次表态:“美方将细微的问题无限扩大化,对企业造成极大影响。我们将通过一切法律允许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此次‘禁售令’是中兴与美国漫长商业纠葛中的一环。企业应吸取教训,在海外经营一定要守法合规。但也要看到,中兴事件本质上是科技之战,应警惕美国将经济冲突政治化。”经济学家张连起认为。
“美方这一行为表面针对中国,但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身,不仅会使其丧失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还会影响与中兴公司开展广泛合作的数百家美国企业,动摇国际社会对美国贸易和投资环境的信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
“希望美方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商务部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高峰表示,如果美方坚持通过单边主义的保护政策,不惜伤害中美两国企业利益,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那是打错算盘。
二问: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差距真的有那么大?
业内人士指出,中兴“禁售令”一方面透露出美国对中国迈向高端制造的焦虑,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
芯片被喻为信息时代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
“中兴事件既不等同于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但也不是中国制造中的个案。”张连起说,中国的“缺芯”困境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制造的现状:够大而不够强。
从大到强,关键看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业链高附加值阶段是否发生了进口替代,是否迈向了产业链中高端,是否掌握关键技术并能迭代创新。
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坦言:“我们在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确实存在短板,特别是制造环节相对较弱,部分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没完全掌握,但这些技术我们都有布局,而且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
近年来,中国一批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装备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以中兴通讯为例,其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全球企业中连续八年排名前三,公司各主要产品中大量使用自主研发专用芯片。
“只有强大了,对方才会把你当对手。‘禁售令’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国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警惕和担心。”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表示。
三问:未来中国如何破解“缺芯”之痛?
未来中国能否破解“缺芯”之痛?专家指出,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轻心。要坚定自主化发展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加大开放合作,实现芯片等多领域迈向产业发展高端。
在叶甜春看来,中兴事件给中国敲响了一记警钟。现在必须统一思想,摒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做法,痛下决心、坚持不懈把关键技术设备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则会持续受制于人。
“中国有自己的显著优势,比如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拥有庞大的市场等。中国在半导体等领域发展速度极快,未来10年到20年,将有望补齐短板,进入第一梯队。”张平对此信心十足。
得益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一些芯片制造、设计公司正逐渐转向中国,半导体行业高端人才也不断向中国汇聚。
“这些无疑都成为行业发展的加速器。”一位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感慨地说,过去“缺芯少屏”中的显示屏,经过十几年发展已从完全依赖进口到规模世界第一、引领全球技术演进,芯的问题也一定能破解。
高科技发展需要更多耐心和信心。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跃升之路注定不平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表示:“不管遇到什么干扰,我们都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和节奏,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作为一个坚持市场主导、开放包容的战略规划,也欢迎国外企业参与其中,实现合作共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