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模最大的贸易展会广交会19日落下了一期帷幕。在过去的5天时间里,“中国制造”显然经受住了来自外界的复杂考验。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攀 周强 姚竣译)中国规模最大的贸易展会广交会19日落下了一期帷幕。在过去的5天时间里,“中国制造”显然经受住了来自外界的复杂考验。
全称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广交会迄今已经举办了123届,是中国对外贸易和全球市场的晴雨表与风向标。来自一期的成交情况看,中国企业多数预期全年出口将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但和出口相比,进口在本届广交会上受到更多关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首次在广交会上设立展台并向全球市场招展,力争吸引全球数十万名采购商积极参加将于今年11月召开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7年5月,中国宣布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而是不断扩大进口。”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这将为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市场红利带来新的机遇。”
如果人们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充满期待,那么他完全可以从设立超过十年的广交会进口展区获得灵感。
自第101届设立以来,广交会进口展区已经累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家企业参展,本届广交会就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617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
作为重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的特许销售商,喻志鸿成为广交会进口展区的参展商,他的任务是在中国寻找到销售卡特彼勒风扇和加热器的分销商。“现在我们是在出售,而不是购买。”喻志鸿说。他表示,卡特彼勒坚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地市场的需求量还会迅速扩大。
在今年10月召开的第124届广交会上,卡特彼勒公司还将向进口展区申请更多的展览空间,以展示更多的产品。喻志鸿说,他也将考虑赴上海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虽然国际市场上有声音将知识产权作为抑制对华贸易和投资的借口,但事实证明,不少跨国企业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些声音而迟缓赴华发展的脚步。卡特彼勒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昂普尔比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成为卡特彼勒最重要的市场。
和跨国企业相比,世界各地的中小企业同样对中国消费市场升级所带来的巨大商机趋之若鹜。在广交会的进口展区,中国买家就聚集在日本和韩国小家电企业展台上,对这些设计精美的特色产品兴趣浓厚。
韩国商人李英泰说,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一件事:打开中国市场。目前他所在公司生产的智能马桶盖,80%以上销售到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对我们这样的企业而言,是决定性的。”他说。
来自华南美国商会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对250多家会员企业的调查,约50%的受访企业为雇员人数少于250人的中小型企业,而雇员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型企业约占25%。
同时,超过一半的企业2017年在华业务占全球收入的三成以上,其中近三成企业其超过六成的全球收入来自中国。
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与中国企业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李英泰说,创新和贴近消费者是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同时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他说。
国家统计总局发布最新零售数据显示,2018年3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1%。
新的需求还不止货物——在本届广交会上,来自全球的工业设计师云集展台,他们希望向中国企业出售创意、设计和品牌。
分析人士说,展望未来,中国扩大进口还将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分享红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肖鹞飞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结构的改善,许多中国企业可能会发展全球供应体系,增加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
在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区,坤丹塔瓦正在向全球采购商展示风扇产品。作为印度一家电子公司的董事,他说,公司目前没有很多订单直接来自中国企业,但他相信,不断扩大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会让中国和印度之间形成零部件供应体系。
“我们的月工资约为200美元,而中国已经达到了600美元。不久的将来,印度生产的零部件销售到中国,是有可能发生的。”他说。
现在,人们已经非常期待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了。智利亚洲文化和商业研究所所长罗德里格·阿巴亚与100多家智利公司一起参加了本届广交会。他说,智利将有一个企业代表团参加11月的博览会,将产品、服务、旅游带给中国。
“我们在这里买了很多年,现在我们将更多地出售商品。中国正在用新的路径推进全球贸易平衡。”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