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那么,中国经济距离“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到底还有多远呢?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新华社记者潘强 周文其)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那么,中国经济距离“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到底还有多远呢?
受访专家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速换挡阶段,增速换挡只是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更多的是“量变”,距离“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质变”尚有一段距离。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近40年里,保持着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创造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经济奇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生产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发展失衡等问题。
“当前,中国已不具备高速、超高速增长的客观条件,如果继续一味追求高速增长,反而会带来更多风险,加剧不平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中国经济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这对满足人民的期盼、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则要从供给侧入手,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8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一项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中国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说,这三大转变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直指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满足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新需求,缓解高端产业发展滞后引发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
实际上,中国企业已在朝着高端制造业飞速迈进,众多传统企业正在加速转型。广西南南铝成立于1958年,是以生产门窗等普通建筑型材出名的传统制造企业。然而,到了2010年,由于铝行业供给严重过剩,公司经营面临困难,不得不被迫转型。
“要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南南铝董事长郑玉林说,公司坚持“先研发、后建设”,最先动工建设的就是研究院,同时建设了多个高水平研发平台。
2010年,以生产高端铝产品的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年产20万吨航空交通高端铝合金新材料项目的第一个制造中心投产。目前,中国最长的大推力重型火箭用锻环用坯、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型材都有南南铝的产品,同时,南南铝还成为特斯拉、宝马等高端汽车的指定供应商。
传统企业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只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的缩影。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国不仅在航天、大飞机、高铁、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还在高附加值行业的国际份额上不断攀升。在前沿制造领域,中国企业打破国外垄断,5G应用、超级计算机、无人机,一批新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一批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商标累计注册量达到1700万件,总量占到全球的40%;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100强,中国大陆的上榜品牌已经从2012年的1家增加到2017年的13家。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已占世界制造业比重高达四分之一,中国制造业总规模将长期居世界首位,转向质量强国势在必行。
中国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目前中国拥有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专家分析认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有利于中国产业在迈向中高端过程中高效便捷地实现产业配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配套成本。
“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学家、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易宪容说,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如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易宪容认为,高质量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研究建立科学、绿色的统计指标体系。
日前,中国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和公众满意度,并将其纳入五年一次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专家认为,这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意义重大。
易宪容说,经过这几年的增速换挡,经济增速持续大幅下行总体已接近平稳,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常态。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专家认为,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继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