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深圳多所学校发力“未来教育”,信息技术带来教学深层变革

10ÔÂ13ÈÕ£¬ÉîÛÚѧÉú´´¿Í½Ú¿ªÄ»¡£Í¼Îª´´¿ÍÐãÏÖ³¡£¬Ð¡Ñ§ÉúÕýÔÚÌåÑéVRÐéÄâ3DÓÎÏ·£¬·¢³öÕóÕó¼â½ÐÉù¡£ÄÏ·½ÈÕ±¨¼ÇÕß Öìºé²¨ Éã

你心中的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是怎样的?教室不再有黑板、粉笔、教科书,而是放置电子屏、触摸式一体机等设备,老师的手在触摸屏上轻轻滑动,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内容就出现了。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12月28日讯】(记者穆玉洁 孙颖 祁觊)你心中的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是怎样的?教室不再有黑板、粉笔、教科书,而是放置电子屏、触摸式一体机等设备,老师的手在触摸屏上轻轻滑动,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内容就出现了。

学生坐的是可灵活移动的桌椅,方便分组讨论,上交作业、讨论交流甚至考勤、体质监测等都可以通过现代化电子设备及信息技术完成;

学生不再仅仅是老师教育的对象,他们已经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了解情况,甚至兴趣、爱好、特长等,会被及时反馈到老师的电子设备中,从而让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大量的学习在网上完成,学校可能变成一个研究讨论的场所;

课堂上,佩戴VR眼镜,就可以看到浩瀚的太阳系、体验科学实验。更重要的是,课程的选择性增加,学生需要啥课程,教育就提供啥课。各学科间的界限也将模糊,多学科融入、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探究式学习或成为主流……

上述是一些校长、专家们所畅想的未来学校及未来教育的场景。

《深圳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提出,探索未来课室、未来学校的形态构建和未来教学、未来教育的模式创新,深圳要在5年内打造10所未来学校雏形。

而今年以来,宝安、南山、罗湖、盐田等多个区在未来学校建设、未来教育构建上均有“大动作”。未来学校建设、未来教育构建,可谓正在深圳基础教育阶段加速迈进。

12月14日,盐田区“一体两翼”智慧教育项目启动。盐田将建设以“智慧教科研中心”为主体,以“未来学习中心”和“未来创新中心”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智慧教育。该项目着眼于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教育,以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互动性、无边界、可视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促进全区的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培训等提升,满足学生创新和个性化发展需要。12月8日,宝安区教育信息化规模应用推进工作会上,宣布中国首个区校共建未来教育体验中心——宝安区未来教育体验中心在宝民小学揭牌启用。该中心将实现教育信息化人才实践研修、师生互动体验、教育信息化学术交流、教育信息化要素聚集、信息化应用实践推广五大功能。

就在同一天,宝安教育牵手微软,共同打造全球样板的“未来学校”。宝安区有包括宝民小学、宝安中学(集团)、新安中学(集团)等12所学校成为首批微软创新学校。“宝安的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3D工坊、MR混合现实实验室、机器人等将常驻功能室。”据了解,宝安的“微软创新学校”建成后,将配套相应的培训资源,还将会跟世界各地的“微软创新学校”结成姊妹学校,让宝安区学校教师可以有更多机会与全世界的教师交流学习先进教学方式。同时,将帮助宝安把信息化教育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12月2日,在深圳罗湖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全球未来教育大会上,罗湖区与华润置地签订创办“未来学校”合作协议。据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介绍,这所“未来学校”,无论是建筑设计、空间布局、管理理念还是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会有系统性的变革。“这将是一所不一样的学校,致力于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技术挑战的未来公民。”当天,未来教育行动计划深圳市罗湖区示范性实践基地授牌。

而在深圳较早开启“未来学校”建设的南山区,今年也有“大工作”。根据报道,今年,南山“未来学校”建设进入第三阶段,投入1000万元,在近20所学校建设实践体验中心,全面推进学科融合和课程开发。此前,该区已启动建设40多所学校的“未来教室”。而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该区未来教室有望达到100间,成为南山学校的标配。

“未来学校”“未来教育”为何如此火热?宝民小学校长杨君辉认为,这是为了让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互联网和云端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和学习工具”。

“今天,传统学校的组织形态优势正在退化,而劣势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尤其是标准统一、组织固化、运行机械以及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缺陷更是让学校教育饱受质疑。”有专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前沿技术服务学生培养,拥有开放灵动空间、灵活多元学习教学方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等的“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成为不少教育人追求的目标。

【“未来学校”长啥样?】

没有围墙的学校 没有教室的课堂

上课铃响,老师没有着急让学生打开课本,讲解知识点,而是轻轻滑动讲台后方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内容随即出现;之后课堂聚焦学生预习中正确率低的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纠错、讨论……

这是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海中学的一节数学课,它的与众不同,不但在于颠覆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不再“满堂灌”,将课堂交给学生,更加关注学生差异化需求;还在于它对学习空间的变革,在这里,教室讲台前方的黑板被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取代,教师拥有专门的工作区域以及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学生不再“排排坐”,而是使用可移动的桌椅,随时围成一圈,方便分组讨论。这间教室也是该校率先建成的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之一。

而在宝民小学的iPad智慧课堂实验班的课堂上,则不见课本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人手一部iPad。学生可以搜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拓展,讨论的情况也可以随时得到老师的反馈。课堂之外,信息技术也随处可见。每位学生会佩戴一张功能强大的智能卡,学生进入或离开学校的行程、具体时间等都会被记录;在移动图书馆,大数据记录了各年级学生月借书情况,通过对学生借阅书籍类型分析,老师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兴趣及特长,以便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的情况,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平台及时掌握,并给出针对性的意见。该平台还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作业成绩、作业完成时长,以及学生每月成绩进退情况、每次考试各类型题得分情况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针对性的“诊断”学生学习情况……

“未来学校是对传统学校的改良,而非革命。基于新技术,未来的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空间更加延展。”杨君辉表示,“未来学校”即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的围墙,把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整个世界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加灵活,带着iPad就可以参加各种课程学习,甚至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学旅行等,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杨君辉说。

在杨君辉看来,模拟情景学习是“未来学校”的一大亮点,比如通过VR教学,学生可以看到浩瀚的太阳系、银河系空间,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操作等。

“相对以往单向的灌输,未来教育更加注重交互性,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宝安中学(集团)信息化建设相关负责人郭杜宁表示,根据建设规划,在宝安中学课堂上,将建设互动教学系统,学生手中平板电脑和老师的投影设备相连,这样师生之间就可及时交流反馈学习情况,“老师需要得到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才会对接下来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调整。”郭杜宁还透露,目前该校正开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的整套创新教育课程,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创新教育实验室。

老师变“导师”,学生唱“主角”

学者们眼中的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又是怎样?

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看来,未来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想象这样一幅场景:上课前,学生通过看老师上传的视频提前预习,课堂上,同学们拿出平板开始做测试题,刚做完,学生的错题迅速被统计给老师,老师找到这些同学进行个性化辅导。老师和学生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所有的知识对他们敞开怀抱。”

“未来教育要实现两个转变,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许晓艺认为,未来学校中,老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导师”,这位导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由专家和人工智能组成的强大数据库,导师在课堂上利用技术手段将知识库里的知识有针对性地传授给不同个体。

而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院储朝晖看来,未来教育是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教学更加个性化,“之前大家都在用同样的教科书,上同样的课,而在未来学校,教科书的概念将越来越淡化,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成绩;学生不再根据年级而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来分类,总之,未来学校应该是一个更好去实现学生天性的学习场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则认为,未来学校的课程将发生三大变化:首先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增加,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其次,除了原有的学科课程外,会增加更多的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再者,学校课程的提供方会更加多元化。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学校课程、校外课程的界限也将被打破。(完)

题图:在深圳学生创客节的创客秀活动现场,小学生体验VR虚拟3D游戏,发出阵阵尖叫声。朱洪波 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