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后首个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多项“世界攸关信息”

中共十九大后首个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多项“世界攸关信息”

中共十九大后的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日闭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中国决策层制定明年经济发展路线图,释放出多项攸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信息。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周文其 白少波 潘强)中共十九大后的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日闭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中国决策层制定明年经济发展路线图,释放出多项攸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信息。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随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外溢效应更为巨大。中国在经济领域的部署,将对自身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进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值得世界借鉴

此次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新的重大理论。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业内专家认为,该经济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中共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需要在未来经济建设中长期坚持、发展完善。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升华,不仅指引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也将丰富、提高世界经济发展思想的内涵。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一度低迷,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框架有所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新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为基础,是具有中国原创性的发展新理念,深入回答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课题。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实践。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王小广说,习近平在深刻把握人类发展普遍规律后,深入思考发展问题,进而提出新发展理念,该理念具有世界性指导意义。

“创新,是解决世界经济发展动力的问题;协调、共享,强调全球发展整体性,实现互利共赢;绿色正成为世界潮流,未来要更重视可持续发展;对于西方一些逆全球化的动向,强调开放更有现实针对性。”王小广说。

“以新经济思想为指导,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世界形成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程伟力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中国方略。海外观察人士表示,这一理念是升级版、优化版的中国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值得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第二大经济体将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对世界经济而言,如果通过短期刺激政策长期化等措施推高经济增速,只会孕育更大的风险,损坏全球经济回暖的基础。

“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有利于提升世界经济发展质量,促使世界经济更好地步入强劲、可持续的增长轨道。”常修泽说。

本次会议指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其中,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这两点侧重于强调推进改革,进一步破除阻碍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因素,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王小广说。

其中,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上述措施更侧重于强调补短板,促进农村、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实现更快的提高,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王小广说。

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并未达到需要更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但中国在这一方面的努力依然对这些国家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经济更稳健地迈上中高端发展水平,将有利于提升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水平,进而促进相关国家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民众生活得到更大程度改善。”常修泽说。

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全球经济稳定

此次会议提出要重点抓好三大攻坚战,排在第一的即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会议进一步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将提高中国金融的稳定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关键支撑,并有利于维护全球金融、经济稳定。

会议表示,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是不少金融风险滋生的源头。因此,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服务实体是防控风险的关键。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发达国家更多依赖通过金融领域的扩张,来促进经济增长。这既不利于其维护自身的金融稳定,也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接下来如能更好地协调好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形成不会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制,这对许多国家来说都有借鉴价值。”赵锡军说。

就金融体系内部而言,分析人士认为,稳定宏观杠杆率将成为明年工作的一大重点。

2016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7%,高于国际警戒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说,中国未来要防止上述数据大幅攀升,努力实现一个不以债务而是以可持续的需求推动的增长模式。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

“以上表述将使得财政政策对经济实现平衡发展发挥更积极作用,同时也使货币政策保持更强的稳定性、灵活性,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挥更大作用。”余永定说。

金融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5%,一系列经济活动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中国维护自身金融市场稳定,对防范出现下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有着重要价值。”赵锡军说。(完)

题图为12月20日,集装箱船舶在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装箱。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相关报道:

中国部署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结构布局等三方面进一步拓展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于佳欣)18至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部署。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提出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

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会议提出,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强调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开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深刻把握我国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战略部署,回应了在新时代下如何开放的重大命题。

“现在的重点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如何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过去重点是开门,现在和未来要在门里门外都做文章。”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比如过去我们注重引进外资,随着我国向贸易强国和投资大国迈进,我国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通过“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等建设,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国际经济治理中去。

如何拓展开放的结构布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即“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沿海开放与内陆沿边开放的关系,制造业开放与服务业等其他领域开放的关系,货物贸易拓展和与其他贸易伙伴共同发展的关系,试点试验与全面推开的关系。(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