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西部省会城市,正在打造“中国数谷”的贵阳因为大数据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和感兴趣。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优越的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正让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人才汇聚于此。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贵阳12月9日电】(记者向定杰)作为一个西部省会城市,正在打造“中国数谷”的贵阳因为大数据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和感兴趣。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优越的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正让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人才汇聚于此。
31岁的孙克强如今在贵阳一家大数据企业工作。2009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他曾在上海工作。但2016年,他选择回到家乡。“这里正散发着创新创业的魅力。”孙克强说。
许多外地求职者、创业者也把目光投向了贵阳。
湖北籍的大学毕业生李宇辉,在武汉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两年多的程序员,正考虑换一份工作。在他列出的备选项里,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还有成都、杭州、贵阳三地。
“在网上一搜,发现贵阳的Java开发工程师需求特别大,而且性价比也不错。”李宇辉说。
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中国第一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中国第一个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城市……贵阳正在积极打造“大数据发展的策源地、大数据要素的集聚区和大数据探索的筑梦场”。
贵阳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建成“中国数谷”的实施意见》提出,为解决大数据产业发展人才缺口,到2020年,要引进和培养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大数据各类高端人才5000名以上,引进和培养大数据各类人才10万名以上。
2015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蚂蚁金服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显示,贵州进入大学毕业生净流入排行榜前十位。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多年的杨应,曾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分布式动态虚拟现实网络信息系统,在三维数字城市、公安现场和犯罪过程模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就在事业做得风风火火的时候,得知贵阳正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杨应,果断决定到贵阳发展。
“贵阳的人才政策在全国来看都很有吸引力。”如今已是贵州动态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杨应说,贵阳国家高新区不仅提供了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还提供了3年免租、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
和他一样尝到甜头的,还有在40岁选择二次创业的刘健。2014年,他带着10多个清华大学的师兄弟,参加了在贵阳启动的中国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凭借一套大数据智能节电系统,他们获得了二等奖以及配套的落地政策优惠。如今项目已在一些社区、学校进入了实质运行阶段。
“我们希望做没有电网的最大电网公司。”刘健和他的伙伴相信,站在大数据的风口上,这个梦想不会太遥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