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企业牵头中国与世界的产业对话:​ 出行、医疗、金融的未来会怎样?

广州企业牵头中国与世界的产业对话:​ 出行、医疗、金融的未来会怎样?

以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加快推进,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抓紧布局?7日,在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上,全球出行、医疗、金融的未来三场会议接连上演,纵论全球产业新风向。

 

【中美创新时报据广州12月8日讯】(记者陈思勤 朱伟良 许可)以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加快推进,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抓紧布局?7日,在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上,全球出行、医疗、金融的未来三场会议接连上演,纵论全球产业新风向。

这三场会议由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广州企业牵头中国与世界的产业对话,正在掀起产业发展的新浪潮。

出行的未来

无人驾驶,中国将扮演重要角色

无人驾驶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成熟,自动驾驶、绿色共享出行将不断提升交通效率和人们出行的体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出行的未来”圆桌会上指出,智能网联和共享经济将全面重构移动出行产业,从而不断提升交通效率和人们出行的体验,实现每个人都将保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每个人的出行权利能够得到全面尊重、每个人都能充分享受移动出行的无限乐趣的未来出行场景。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出行的三大元素“人”“车”“路”正在一一被重塑。目前,浪潮集团正在帮助无人驾驶建立“大脑”,例如将一些城市的交通设施改造成各种传感设备,为车辆提供传感信号,与汽车进行配合,实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首先在法律法规上要有一个突破,至少要允许无人驾驶上路。”Dunne汽车公司主席麦克·邓恩说,现在很多中国公司都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广汽、百度、滴滴都在美国加州建立了测试的实验室,还有其他中国厂商也都在进行技术研发,未来有望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医疗的未来

大数据可能提供突破性医疗方案

《财富》全球论坛“医疗的未来”圆桌会上,与会嘉宾们热议中国医疗创新,认为过去中国医疗健康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为庞大人口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健康管理。而现在,中国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创新,有望为医疗健康水平的提升带来新的动力。

沃博联集团首席执行官斯特法诺·佩希纳表示,技术在改变医疗行业,“通过互联网收集到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形成数据。”他认为,健康大数据为突破性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可能——数据能够与病人直接交互,这种交互可以指导药店为病人提供定制化药物方案以及专业咨询服务。

百特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阿尔梅达认为,医疗数据资源实现全球共享,可以让专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更好的研究,以应对慢性病。

“今天早上我去了广州最大的儿童医院,每天有1000多个病人,我们如何更好地预防疾病?”飞利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万豪敦说,飞利浦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医生更好地、更精准地进行诊断,同时提高速度。“我们发现健康信息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给病人实现更好的医疗效果,而我们需要将很多医学方式组合起来。”他说。

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认为,随着世界老龄化人口程度愈来愈高、亚健康人群数量增大、医疗治疗费用的增长,中医药和信息技术将会在医疗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广药集团与沃博联合资成立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与百特合资成立广州百特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与巨头“牵手”共同向医疗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进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2020年冲击世界500强。”李楚源信心满满。

金融的未来

PE、VC与实体经济越来越近

数字化和科技创新正在各行业爆发,产业的变革既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表明全球金融业的未来大有可为。

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招兴表示,金融科技的运作模式和金融服务方式不断革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正式实施,给金融合作创新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的机遇。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任汇川认为,金融发展的方向,与科技的距离不断拉近,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投资都在加大。“传统的金融企业,金融提供金融服务,企业做企业的事情。但近年的趋势是PE、VC等投资型企业兴起,他们与实体经济的距离越来越近。”任汇川认为,这些投资企业全过程、全链条地伴随企业成长。金融与实体企业一起投入、一起管理,这是当前及未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方向。

为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全球金融服务必须随之相应调整,为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上,全球政要商界精英高度赞扬广州:“建设金融中心,广州很有潜力。”广州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金融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广州共集聚126家外资金融机构,来自全球16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表示:“未来摩根大通将与广州当地大企业合作的同时,也会加强与众多创新中小企业合作。”(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