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探索中国产业扶贫新模式

“扶贫车间”探索中国产业扶贫新模式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西曹村村民石翠平在63岁这年成为了一名产业工人。去年以来,只要家里没事,石翠平都会来村里新建的车间编织藤椅。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石翠平平均每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

 

【中美创新时报据新华社济南12月6日电】(记者陆芸 闫祥岭)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西曹村村民石翠平在63岁这年成为了一名产业工人。

去年以来,只要家里没事,石翠平都会来村里新建的车间编织藤椅。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石翠平平均每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

比起远在宁波打工的儿子,这点工资并不起眼。但石翠平说,这工作不算太累,又能和一起工作的工友聊聊天。最重要的是,弹性工作制让她可以按时接送上学的孙女。

早上10点50分,石翠平放下手中的编织工作,起身和工友道别。“孙女放学啦,中午给她做点儿好的。”她说。

在这个约4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像石翠平这样的“新晋”工人约有60人,其中20多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过去两年里,菏泽市建成运营2800多个这样的扶贫车间,帮助有就业愿望但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老人、残障人员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参与体面劳动,凭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实现了‘扶贫不养懒汉’的扶贫宗旨。”菏泽市扶贫办主任蔡维超说。

中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平均每年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

“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扶贫车间作为地方产业扶贫的探索,为帮助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稳定脱贫提供了新思路。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广阔的平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由于工业发展滞后,当地优势产业较少,菏泽市也成了山东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占全省一半以上。

蔡维超说,扶贫车间既承担着帮助留守人员就业的任务,又支撑着当地的户外家具、发制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村集体增加了租金等收入,实现多方共赢。

在鄄城县发制品产业园,“招工”的字牌随处可见。长期的劳动力外流使得许多当地企业在城区招工困难。

鄄城泓聚源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范继福说,公司把发制品加工程序中最简单的撕发、拉发等工艺下放到六个村里的扶贫车间,比起请工人来工厂做工,成本节省了近20%。

扶贫车间也为当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带来了机遇。菏泽市郓城县顺城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继元告诉记者,自从去年企业入驻了由青岛市工商联援建的扶贫车间,公司由一个10个人的小作坊扩张成了近50人的玩具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德国等海外地区,年利润60余万元。

在成为车间老板之前,李继元和妻子在青岛务工,一天下来可以赚到100多元的“辛苦钱”。如今夫妻俩的生意蒸蒸日上,一个月能挣上三五万。

“刚回来的时候,没想到能做到今天这样。”李继元说。

看到家门口的脱贫致富机会,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承租扶贫车间。据介绍,目前菏泽市有7.5万名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企业3.8万家,其中承租扶贫车间567个,带动7956名贫困群众脱贫。

31岁的王常元回到了家乡鄄城县大埝乡冀庄村,成了一家服装加工车间的承租人。

一岁时,王常元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右腿萎缩,靠拄单拐才能行动。2005年,父母的相继离世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维持生计,王常元先后辗转青岛、北京等城市,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学习服装制作知识。

去年,一个扶贫干部的电话让王常元重拾了儿时创业梦想。利用他在外出务工时学到的管理知识和积累的人脉,王常元生平第一次当起了自己的“老板”。目前,他手下有30余名员工,帮助了18个贫困户实现就业。

他给自己的制衣厂起名“众发”。“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多,可以一起挣钱。”他说。

王常元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车间生产规模,让更多贫困户来工厂上班,日子能够过得好一点。

“我希望冬天可以给大家买点肉,夏天可以给大家买点雪糕,节日可以和他们一起聚餐。”王常元说。(完)

题图:村民在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申位庄村扶贫车间制作数据线。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