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开启中国产业升级“智慧时代”

人工智能开启中国产业升级“智慧时代”

在阿里云位于中国华北的数据中心里,机器人“天巡”每天负责着几十万台服务器的巡逻任务,通过敏锐的感应系统,它时刻监测机房温度、湿度和服务器运转情况。

 

【中美创新时报福州11月9日电】(记者 黄鹏飞 颜之宏 刘旸)在阿里云位于中国华北的数据中心里,机器人“天巡”每天负责着几十万台服务器的巡逻任务,通过敏锐的感应系统,它时刻监测机房温度、湿度和服务器运转情况。

这款今年刚启用的机器人,已经减少了运维工程师30%的重复工作,并且有望学会初级的维修技能。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即将到来,中国知名的电商集团阿里巴巴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合云”系统,以应对数以亿计的交易需求。

“人工智能助手‘店小蜜’一天能服务350万名客户,一个智慧货仓的机器人一天可以发货超过100万件,AI设计师‘鲁班’一天能自动生成4000万张海报。”阿里巴巴集团天猫事业部技术副总裁吴泽明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了约5000家“云生态”伙伴,阿里云正在为企业、商户、创业者普及最新的智能科技。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上月底在福州举行的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说,尽管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生活中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已经随处可见;随着业界的投入加大,人工智能未来前景广阔。

2017年3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2017年“互联网+”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由百度、腾讯和科大讯飞等企业参与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在未来为国内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开发与建设提供基础性、公共性服务。

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三步走”部署,规划将于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中国将争取发展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促进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同样在不久前,中国科学院与华为公司合作发布了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芯片“寒武纪”。这款专为人工智能研发的芯片在1平方厘米面积内集成了55亿个晶体管、内置8核CPU,而功耗仅为传统芯片的千分之一,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目前,芯片已经在华为手机上得到了应用。

随着计算机科技和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国得到了高度关注。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唐卫清认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脑计算、知识图谱和区块链技术等都在快速更新,下一个互联网经济“爆点”不再遥远。

今日头条副总裁兼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马维英则认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中国海量的互联网应用平台正快速积累着庞大的数据,数据让人工智能有了源源不断的“实战经验”,刺激着智能技术更加迅速迭代发展。

无人驾驶、人脸识别、人机对弈、写稿机器人、物流大数据……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到人工智能及其他前沿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科技创新。马维英等专家和业界人士认为,中国正以“领先全球的开发心态”迅速发展。

部分专家也对中国未来的技术突破提出了进一步思考。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但眼下仍需更多理论层面的研究和突破。

“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可以通过反复测试实验更新迭代,但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路况和场景。”丘成桐认为,从有限经验推导出来的算法仍然不够,仍需要基础的理论模型支持才能实现技术革命,这与政府持续的投资不可分割。

“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陈熙霖则认为,尽管近年来业界研究在人工智能的物体识别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环境理解、背景知识积累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他认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具有情感将是必然趋势,在人工智能尚未形成自主意识的背景下,我们也需要开始思考科技发展和科技伦理的衍生问题。(据新华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