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创新生态建设 香港助力打造大湾区创科中心

完善创新生态建设 香港助力打造大湾区创科中心

几个香港年轻人靠2万港元起步,于2013年创立了预约货车的手机程序GoGoVan。4年后,它成为香港最成功的初创企业之一。

 

【中美创新时报香港10月31日电】(记者战艳)几个香港年轻人靠2万港元起步,于2013年创立了预约货车的手机程序GoGoVan。4年后,它成为香港最成功的初创企业之一。

“80后”的联合创始人林凯源曾留学美国,靠在餐馆打工完成学业。出身“公屋”(公共出租房屋,类似内地的廉租房)的他在被媒体问及现在是否有钱买楼时表示:若当初以买楼为目标,便不会创业,若媒体总把买楼和年轻人的目标联系在一起,香港的未来就只有地产。他希望GoGoVan能成为代表香港年轻人初创企业的“名片”,向建成世界最大的同城货运平台目标努力。

长期以来,香港的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吸纳大量人才,但也有不少人投身初创企业,打造新发展空间。从政府到民间,香港正大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科中心建设。

 创科路上急起直追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日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她表示,创新及科技不是单一产业,而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香港要“在创科路上急起直追”。

未来5年,香港科研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率将翻番。林郑月娥承诺,本届政府5年任期结束前,将把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从0.73%增至1.5%,即达到每年约450亿港元。

事实上,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例如,2001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园公司,侧重电子、绿色科技、生物医疗科技等领域。数码港与科技园年龄相近,侧重数码、资讯通讯科技等。

2015年11月,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创科局)成立,推动创科发展。近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将亲自领导政府内一个高层次、跨部门的“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

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管理学系教授马旭飞说,这一系列措施都表明,特区政府决心抢占先机,将香港建立成一个智能创新城市。

 改善融资环境

香港老一辈商人曾有句话“high tech揩嘢,low tech捞嘢”,意思是涉足高科技易亏本,而从事科技含量低的行业易赚钱。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9月在香港一个创科论坛上,用粤语引用了这句话,引起一片会心的笑声。他解释说,这是香港投资者10、20多年前对高科技的态度,但就在这一两年,全球10大市值的企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前5家是高科技企业。

他在另一个论坛上曾表示,香港过去一直在不断转型,从制造业到外贸,再到金融业,未来科技产业将是香港转型的必经之路。

为进一步吸引民间资本注资初创企业,特区政府启动20亿港元的“创科创投基金”,以配对形式,与私人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本地创科初创企业。

林郑月娥说:“假以时日,相信本地资金在寻找投资出路时,也乐意投资科技发展。”

除政府投入外,民间机构也积极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例如,团结香港基金会开办创科博览会,红杉资本联合来自香港的教授们共同成立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阿里巴巴集团启动了10亿港元的香港创业者基金。

香港工业总会辖下的香港初创企业协会19日举办初创产品展示日,吸引了逾1千万港元的投资意向。协会主席杨悰杰表示,协会致力于帮助初创企业将创新理念“落地”,为他们提供将科技商业化所需的营商技巧、实战经验、人脉平台等资源。

 借大湾区东风 拓粤港合作

香港正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提升粤港合作,助力打造大湾区国际创科中心。

林郑月娥说,凭借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以及在地理位置、营商环境、司法制度、知识产权、科研实力、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再加上国家“十三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带来的机遇,香港绝对具备条件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要不断巩固及提升自身实力,为创科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并利用科研成果来激发创业。

在科研基建方面,香港正与深圳共同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提供香港历来最大的创科园地,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港深合作,贯通创科产业的上、中、下游,打造大湾区的国际创科中心。

香港科技园公司10月6日宣布成立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建设、营运、维护和管理。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表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面积是香港科学园的4倍,期望科研人员及研发机构与港深科技企业共同开拓内地与全球市场。

事实上,除河套地区外,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和南沙自贸区等地,也都有港澳创新创业者们的身影。

马旭飞说,河套、前海、横琴、南沙等地,为港澳提供更宽广平台,不单解决就业问题,更将提高内地与港澳创新能力,推动城市之间的创新创业合作。

他认为,大湾区绝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以世界级湾区旧金山湾区为例,其特点就是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驱动力也将是创新。(据新华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