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约一半VR企业在深圳,人才缺口较大

中国约一半VR企业在深圳,人才缺口较大

深圳作为智能硬件的聚集地,VR创业者不断涌现。近日,南都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深圳华强北VR手机盒子不再像去年那么风靡。深圳VR行业发展的现状到底如何?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会会长谭贻国介绍,由于VR一体机的体验效果好一些,今年一体机的市场前景相对较好。

 

【中美创新时报深圳10月9日讯】(记者张兴旺) 深圳作为智能硬件的聚集地,VR创业者不断涌现。近日,南都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深圳华强北VR手机盒子不再像去年那么风靡。深圳VR行业发展的现状到底如何?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会会长谭贻国介绍,由于VR一体机的体验效果好一些,今年一体机的市场前景相对较好。

深圳近两年VR企业不断增多

深圳小宅科技成立于2014年9月,经过3年的发展,该团队已经有30名员工,现在他们主要做VR手机盒子和一体机。小宅科技联合创始人苏金龙告诉南都记者,去年大家对V R感到陌生和新鲜,会跟着这个潮流,感受一下什么叫虚拟现实。但是,由于很多人戴上市场上的一些VR头盔,体验感没有达到,今年的热度和关注度就降低了。很多人在做V R的时候没想做好,而是想快速赚钱。

“VR行业技术要求比较高,还要有内容,即使硬件好,但是内容不够好,体验感也不好。做硬件的要有底层技术,做内容的要有实际的案例。”谭贻国说,过去很多人投资VR是因为市场浮躁,事实上VR行业发展没那么快。

针对今年VR行业的市场状况,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VR&AR事业部总经理李晶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上半年行情比较淡,下半年市场有所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深圳VR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据谭贻国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VR企业数量仅为100家左右,深圳地区VR企业约为50家;2016年,VR企业增长高达2倍,但仍不足300家,深圳企业数量在150家左右。而经过2017年半年的发展,全国VR企业数量已超1000家的规模,深圳有超500家之多。

深圳市魔眼科技创始人兼CEO谭杰夫告诉南都记者,由于目前VR的真正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也没有突破硬件的极限,还没有让人达到很舒适的感觉。VR涉及的产业链比较长,也比较复杂,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待突破,所以很多人都想去尝试。这也是VR创业者不断增多的原因之一。

供应链优势明显

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眼球追踪、动作捕捉等基础关键技术研发上,也出现了深圳企业的身影,如生产手势识别体感设备的柔石科技,研发带眼球追踪能力的前置广角摄像头的欧菲光科技。

事实上,除了一些创业公司做VR,腾讯、华为、中兴微电子等多家深圳知名企业也纷纷涉足VR产业。例如,2016年11月,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公司第一次对外展示了两款SoC芯片,主打AR、VR和大视频应用。此外,HTC与深圳大学合作。高通与腾讯宣布在深圳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推动VR一体机发展,打造更多VR游戏和娱乐内容。

“无论是在硬件设备的上中下游,还是在内容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都出现了深圳企业,这是深圳的优势,说明深圳在V R领域布局较广,在虚拟现实领域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谭贻国说。深圳除了吸引各地创新人才之外,还有独特的创新产业支持,深圳是全球电子产品周期最短、速度最快的地方。优秀的产业支撑和创新氛围,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国际上高端创客进入深圳。

深圳VR行业也面临知识产权的尴尬

“深圳在VR产业链的辐射与输出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领先的。由于VR设备处于市场初期,多数V R企业对供应链平台认知度比较低,深圳完善的供应链资源、大量IC元器件供应商和代工资源,有效减少了VR企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但是,谭贻国直言,山寨产品不断涌现,深圳VR行业也面临着知识产权的尴尬。在VR内容上,由于V R线下体验店的兴起,使得内容版权侵权的问题也日益泛滥。体验店的VR应用成本不高,利用内容平台提供的内容,通过按人次收取体验费,迅速收回成本。但这对开发者带来巨大损害,也意味着原来潜在的内容用户正在迅速减少,对于整个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在谭贻国看来,虽然深圳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前往深圳创业,但是国内V R技术并没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体系,VR整体研发技术尚不成熟,VR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相对缺乏。谭贻国说,V R产业从业人员中,销售人员比例较高,复合型专业人才较少,需求缺口较大。高质量人才匮乏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人才培养和争夺将是国内VR产业发展的常态。深圳VR产品“走出去”的同时,还需要VR人才的“请进来”。

读数

根据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会对深圳200多家VR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在从事虚拟现实科技的企业中,从事内容和应用场景的制作与分发约65%,紧接其后的是硬件品牌厂商,约占21%,其次是终端零件和共性技术,占14%。(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