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互联网内容付费时代

中国迎来互联网内容付费时代

从2010年起,北大 这些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并不坐在北大的课堂里,而是每天拿着手机,聆听薛兆丰录制的10分钟音频专栏,在线回答他前一天提出的思考题。“学费”是一年199元的专栏订阅费。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每年都在北大讲授《经济学原理》和《法律经济学》两门课。而如今,借助互联网,他的学生已经超过17万。

 

【中美创新时报南昌10月8日电】(记者吴锺昊)从2010年起,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每年都在北大讲授《经济学原理》和《法律经济学》两门课。而如今,借助互联网,他的学生已经超过17万。

这些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并不坐在北大的课堂里,而是每天拿着手机,聆听薛兆丰录制的10分钟音频专栏,在线回答他前一天提出的思考题。“学费”是一年199元的专栏订阅费。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深度普及,分答、得到、蜻蜓FM、知乎live等知识共享平台涌现,预示着知识付费春天的来临。

在“得到”APP上,近30个不同领域的学者开设了付费专栏。天使投资人李笑来开设的“教你如何变得更值钱”专栏,订阅人数超过17万,科学作家万维钢开设的西方书单解读专栏,订阅人数超过12万。

专事英文学习的“薄荷阅读”推出的线上短期阅读训练营也十分火爆。每人收费近200元,仅一期的付费学员就超过400人。

知名音乐人高晓松与蜻蜓FM联合推出的付费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全年付费也高达200元。上线仅一个月,付费用户即超10万,总收入超2000万。

“没想到知识学习消费大潮说来就来了,这么快!”一位网名为“读书还要去模仿”的订阅者留言称,“遇到时代红利了!”

据阿里应用分发平台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应用行业报告显示,以90后为主的知识付费用户已达5000万,预计今年知识付费的总体规模将达500亿元。

被称为“知识经济”商人的罗振宇说,行业边界正在消失,每个消费升级的行业都在争夺时间。用户选择用学习来填充碎片化时间,是有价值的真实需求。

“得到”APP过去一年获得了超过1000万用户。其推出的有声读物,用人格化的转述,迅速扫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让其付费用户能够“每天读完一本书”。这也成为许多付费知识平台的产品模式。

“好久没有这么认真地读英文小说了。”在重庆从事葡萄酒贸易的网友“黎可以”说,她订阅了英语阅读训练营,每天任意抽出10分钟阅读推送的英文小说片段,坚持100天,就可以精读完3本英文小说。她还可以每天在朋友圈里晒出阅读进展,并随时在微信群中与老师和其它订阅者交流心得。

考古专家黄薇近年来在瓷都景德镇“忙时种田,闲时考古”,在带领当地村民成立农业合作社过程中,她坚持每天收听十分钟经济学付费专栏。“用零碎的时间,锻炼系统的经济学思维,有种武侠小说中练功不断升级的感觉。”

“付费内容就是为读者做减法。”蜻蜓FM总裁钟文明说,因为屏蔽掉了大量垃圾信息,付费反倒成为一种为用户节省时间的方式,越来越为用户所接受。因此,他们的产品设计目标就是帮助用户最大化地利用个人时间来获取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用户愿意付费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强IP效果的经验、知识,另一类是因版权限制不得不付费的内容。但内容提供者很清楚,用户只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在订阅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背后,专栏作者及其团队花费了大把的时间来制作内容。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最近再受关注,因为他终止了自己的付费语音专栏。他在给订阅者的公开信中说,在完成专栏工作的三个月内,他都在“难以置信的超负荷工作”中度过,每天要花费四到六个小时在专栏创作上。

钟文明说,精品节目不是简单找个主播把文学作品读出来,而是要做创新与升华。如《细说红楼梦》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将美学与艺术相结合对作品进行深刻解读的二次创作,上线蜻蜓FM至今已有2.2亿次播放量。不过,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

“今天,与花几个小时去网上下载一个电影比起来,如果看这个电影只要付十块钱,他会立马付。”钟文明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很多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据新华社)

题图: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在演讲。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