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的“蛋糕”越做越大,不仅让国人品到美味,更让世界尝到甜头。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大步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行列,科研创新进入黄金时代,便捷生活的“小发明”井喷,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大项目”频现。
【中美创新时报北京9月20日电】(记者彭茜、杨骏、刘石磊)中国科技创新的“蛋糕”越做越大,不仅让国人品到美味,更让世界尝到甜头。
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大步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行列,科研创新进入黄金时代,便捷生活的“小发明”井喷,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大项目”频现。
政策、人才、市场联手烘焙出的中国科技创新“蛋糕”,也和全球合作,与世界共享。
从“山寨”到“被山寨”
当橙色的摩拜和黄色的OFO共享单车陆续抢滩海外市场,一种绿色的无桩共享单车也悄然出现在美国西雅图街头。这是中国共享单车的美国“山寨版”——“柠檬单车”。
当微信支付让中国人享受了移动支付的便捷,美国苹果公司也在今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其即时通信软件中增加支付功能……
“中国制造”曾被吐槽“山寨”欧美产品,如今实现华丽转身,已成为欧美同业的“山寨”对象。西方媒体曾对“中国制造”吹毛求疵,如今却频频对中国创新“蛋糕”的美味赞不绝口。
“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影响着美国的初创公司和大企业,很多‘中国模式’正在被美国复制。”美国硅谷知名风投公司安德烈森-霍罗威茨公司合伙人陈梅陵对《华尔街日报》说。
美国CNBC电视台评论,中国产品的“山寨”形象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发展并走向海外的中国科技企业,令全球同行刮目相看。
今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3800多家参展商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中国。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戴维·李被中国创新产品所惊艳,他写道:“这些产品不仅极具价格竞争力,更在理念和设计上别具一格。”
中国创新,世界共享。
中国的“小发明”吸引更多海外“粉丝”,便捷各国民众的生活。华为手机全球市场份额攀升至全球第三,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约70%的市场份额,支付宝成为全球4.5亿用户的选择……
“以前学生们总抱怨中国创新精神不够,而今他们却经常炫耀自己从中国创新产品——那些‘红色小口袋’(微信红包)中的所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商业创新项目导师凯尔·斯特林通过微信告诉记者。
有竞争,更有合作
共享单车、微信支付等实用创新方便了各国人民生活,中国的重大科研成果也在不断涌现,不少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共跑、领跑的飞跃。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史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这五年,中国众多重大科研成果屡创“世界之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全球组网、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第一架国产商用大飞机试飞成功、高铁“走出去”步伐加快……这五年,中国自主创新从追随到并驾齐驱。
重大项目不断取得突破的背后,是中国科研整体实力的增强。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显示,中国科研机构正引领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快速增长,在全球100家科研产出增长最快的科研机构中,有40家来自中国。
美国《政治报》网站近日刊文说,60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曾震动了美国,如今中国科研创新也正悄然带给美国一系列新的“人造卫星时刻”,分布在从通信技术到可再生能源多个行业。
其实,中国走近全球科技创新舞台的中央,与其他国家除了竞争更有合作。中国并非自己独享科研创新“大蛋糕”,而是更主动、更频繁地参与国际大科学项目,为全人类谋福祉。
无论是成功探测引力波、发现双粲重子,还是全球最大科研合作工程之一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项目等,大科学项目的成果都少不了中国团队的贡献;将于2020年前建成的中国空间站,更对世界各国科学家开放……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都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自然》杂志增刊“2017中国自然指数”统计显示,中国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总量不断增加,中外学者合著的论文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到2016年,自然指数追踪的中国论文中,超过50%是由中国学者与国外同行合作完成的。
“合作共享、互利互惠”,正是中国式创新走向世界的注脚。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中国式创新意味着“在对技术突破的全球探索中,出现了又一个选手、一个可以激发创新力的新竞争者,这种创新可能最终让全球经济再次走上一条更快增长之路”。(据新华社)
题图: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正式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