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打通“南向通道”演绎新版“下南洋”

中国西部打通“南向通道”演绎新版“下南洋”

作为老中经贸促进会会长,杨东伦正频繁往来于老挝和重庆、贵阳、兰州等中国西部大城市之间,推介老挝的水果、燕窝、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

 

【中美创新时报重庆9月20日电】(记者黄豁、赵宇飞、程千懿)作为老中经贸促进会会长,杨东伦正频繁往来于老挝和重庆、贵阳、兰州等中国西部大城市之间,推介老挝的水果、燕窝、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

长期以来,与中国接壤的老挝运往中国西部的商品要走不少“冤枉路”:先漂洋过海抵达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再运至西部地区,耗时20多天。此外,空运也是一个选择,但成本极高。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西部与东南亚之间有了更快捷的物流大通道,运往东南亚的货物将不必再绕道东部沿海,为东盟国家开拓中国西部市场创造新的机遇。”杨东伦说。

杨东伦口中的“大通道”,是即将常态化运行的“中新互联互通南向国际物流通道”,是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新(重庆)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介绍,南向通道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通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

今年5月,满载21个集装箱货物的测试班列从重庆出发,48小时后抵达广西钦州港,再通过海运抵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沿线国家,成功实施南向铁海联运通道的首次测试运行。

“南向通道将重点打造铁海联运通道和跨境公路通道两条线路。”韩宝昌说,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已成功实施7次双向测试运行,即将实现常态化运营。同时,作为铁海联运通道的重要补充,重庆到越南河内、泰国曼谷等地的跨境公路通道也已全线贯通。

近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省市正式签订合作共建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并已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建成运营平台,标志着该物流大通道即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中国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最具潜力的区域。然而,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在过去却主要是通过东部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实现的。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之间缺少快捷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阻碍着双方合作潜能的释放。

“南向通道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快捷的出海通道,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中国交通物流协会联运分会秘书长李牧原说,南向铁海联运通道比既有的“重庆-上海-新加坡”线路运输时间缩短10余天。

中国西部地区的企业,正为即将到来的新版“下南洋”摩拳擦掌。甘肃兰州国际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柱说,南向通道将比经陇海铁路至连云港出海的线路节约60%的时间。“不少企业正在根据东盟国家的市场特点调整生产策略,准备迎接这一历史机遇。”

“作为中国西部首条纵向大动脉,‘南向通道’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说,从地图上看,这条大动脉向西通过中欧班列联通中亚、欧洲,向南连接东盟,辐射南亚、中东、澳洲等区域,沿海国家和地区可借此实现产能、市场等要素的共享。

在杨东伦看来,“南向通道”不仅带来了东盟与中国西部地区合作的新机遇,东盟各国还可将其作为物流中枢,实现与中亚、欧洲等区域的便捷联通,深度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共享更多发展机遇。

在未来,这一通道将演绎出新版“下南洋”的精彩故事。(据新华社)

题图:首趟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测试班列5月10日从重庆市沙坪坝区团结村车站正式出发。新华网发(何超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