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创新指数广东居中国首位,华人华侨是人才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人才创新指数广东居中国首位,华人华侨是人才重要组成部分

11日,全球化智库(CCG)、中国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对来华人才的竞争力多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报告指出,从竞争力指数上看,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分列前四,成为“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第一梯队”。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9月11日讯】(记者王诗堃)11日,全球化智库(CCG)、中国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对来华人才的竞争力多个指标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报告指出,从竞争力指数上看,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分列前四,成为“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第一梯队”。当前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马太效应”影响明显;广东成为中国引进外国专家最多的省份,并在国际人才创新方面表现最佳。在反映生活配套服务水平的“国际人才生活指数”上,广东也排名第一。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国际人才比例在世界范围来说并不高,应抓住机遇引进国际人才。

广东进入“第一梯队”

王辉耀介绍,《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是中国首次对在大陆地区生活和发展的外国人才的统计分析。从国际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上看,上海排名第一,北京、广东和江苏分列二到四位。

报告把上述四省市称为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的“第一梯队”——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较高,其中,广东、江苏长期位列中国GDP省份排名前列,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发展程度都在中国领先。因此,“四省市对于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水平是在预期范围内的。”

经济全球化带来资源再配置和市场流动,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影响,王辉耀说,“实际上全球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主要竞争点,全球人才流动数量在不断增长。全世界约有2.5亿—3亿人在世界各国流动,这中间有大量高端人才,人才竞争非常激烈。”

王辉耀表示,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重视引进国际人才相比,尤其是与很多移民型国家相比,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王辉耀在报告中建议,在欧洲和北美经济前景黯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连续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对想要扩展海外市场的跨国公司和寻找职业发展机会的国际人才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欧洲难民问题和美国移民政策上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中国引进国际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王辉耀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各个区域,争相突破国际人才出入境和永久居留政策,“呈现出此起彼伏竞相竞争的态势”。

城市宜居提升吸引力

报告对国际人才竞争力的各个指标进行了考察。

国际人才规模上(由来华留学生规模和境外来华工作专家规模两个指标组成),报告指出各省市差距相对明显,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仍占据前四位。其次为天津、浙江、辽宁、山东、福建等。

其中,在来华留学生规模上,北京上海遥遥领先。报告分析指,这与当前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的分布情况,以及高校在吸引国际留学生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力度等方面有直接的关系。境外来华工作专家规模方面,广东位列榜首,上海、江苏和北京紧随其后。报告指出,广东的境外专家主要在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地区开展工作和研究。当中从港澳台地区引进的专家数量较多,外国专家以韩国、日本和美国为主。另外报告指出,华人华侨是广东国际人才重要组成部分,并已逐渐成广东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报告提到,在国际人才不断市场化发展的情况下,广东在“国际人才结构指数”和“国际人才创新指数”方面保持着优秀的表现。其中“国际人才创新指数”上,广东也位列榜首。这也体现出在国际人才集聚的区域中,其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创新能力预期也相对较高。

“国际人才生活指数”对国际人才在中国生活的实际需求进行比较,是影响国际人才长期居留或永久性居留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医疗、子女教育、人口密度、空气质量、交通便利程度等。在该指数上,广东依然位居榜首,北京、江苏、山东和上海进入前五。报告指出,广东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环境方面更加宜居,因而排名第一。

报告强调,从国际人才流动来看,生活指数是国际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定向移动的重要竞争力指标。尤其是空气污染,是国际人才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并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些国际人才放弃来中国发展或离开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报告还提到,在境外人才职业结构方面,广东合同聘请境外专家占比最高,居中国首位,达65.81%;工作签证入境境外专家占比69%,排在中国第四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来粤工作的境外专家与单位建立了相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人才政策不断突破创新,国际人才在中国发展将成为常态,区域引进国际人才的工作周期需要向中长期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新作用。(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