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提速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

在地处欧洲中部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附近,有一个占地近百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园区内的两条主要道路分别以明斯克和北京命名。

 

【中美创新时报银川9月8日电 】(记者艾福梅 曹轶 王腾)在地处欧洲中部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附近,有一个占地近百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园区内的两条主要道路分别以明斯克和北京命名。

“园区的开发构架已基本形成,一期核心起步区3.5平方公里的基础配套设施已经完成建设,实现了供电、供水、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全面配套。”中白工业园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引资部总经理宋哲说,工业园的投资潜力已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目前已有17家企业入园。

2010年,中国和白俄罗斯达成在白境内建立中白工业园的意向。今年5月,白俄罗斯公布新版总统令,规定给予入驻中白工业园的企业更多优惠政策。

这次来宁夏银川参加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宋哲肩负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建厂的使命。在7日举行的中阿博览会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上,中白工业园与另外9家已建、在建或即将建设的境外产业园或经贸合作区“集中”亮相,相关负责人从园区类型、区位、环境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推介。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在境外建设经贸合作区,是复制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经验、深化与各国经贸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方式,通过境外产业园抱团“走出去”。

根据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上首发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产能合作发展报告》,截至2017年4月,中资企业在全球36个国家在建合作区77个。其中,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合作区56个,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

报告指出,对中资企业而言,合作区不仅使中国优势产业在海外形成集聚效应,也降低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与成本。对东道国而言,合作区吸引了更多中资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不仅在增加就业、提高税收、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力推动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和相关产业升级。

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于今年4月奠基,目前已有宁夏、河北、辽宁等地10家企业签约入驻。

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主席叶海亚·贾比利说,感谢中阿两国政府关注,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已经吸引了一些中国投资。“未来,希望更多中国重工轻工、房地产等企业来杜库姆特区投资,争取十年内中国企业直接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创造1.2万个就业机会。”

十年前,中国和埃及联合设立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如今它已成为中埃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入驻企业近70家。去年1月,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项目揭牌。合作区运营方、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植洋说,伴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的不断深化,高度契合两国发展目标的经贸合作区再次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中国将继续鼓励企业赴阿拉伯国家投资,巩固传统能矿资源、石化领域的投资合作,同时以经贸合作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中阿产业集聚平台,重点落实在沙特、阿曼、埃及、阿联酋等国的产业园区项目。

其中,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已被列入中国国家发改委20个产能合作示范区、商务部16个重点推进境外经贸区。

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尼日利亚的莱基自贸区于2006年启动,11年来,随着自贸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的逐渐完善,吸引了177家生产制造、商贸物流企业投资入园。

“这两年招商引资成果明显,十几家企业来园区里买地建厂,而以前很多都是以租赁的形式,这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更加强烈,积极性越来越高。”莱基自贸区董事、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四清说。

多个境外产业园区的负责人指出,园区招商引资已进入提速期,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资本进入。

中国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刘霞说,实践证明,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所在国家有意愿、有需求,中国有能力、有优势,双方取得了越来越丰硕的合作成果,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合作前景。(据新华社)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