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一年投入160亿元搞科研 科技类占九成
8月23日,广东省教育厅将联合南方日报发布《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科技/社科统计报告》,2016年广东147所高校及21家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经费投入达到160.39亿元,较2015年增加50.04亿元,增长49.52%。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3所传统科研强校位居前三名。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8月22日讯】(记者吴少敏 姚瑶)8月23日,广东省教育厅将联合南方日报发布《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科技/社科统计报告》,2016年广东147所高校及21家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经费投入达到160.39亿元,较2015年增加50.04亿元,增长49.52%。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3所传统科研强校位居前三名。
有权威教育人士分析,2015年4月广东率先在中国启动了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双高”对接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建设。17所“双高”建设高校两年多来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广东高校科研人才增加、科研经费增长和科研实力增强,支撑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东高校科研经费两年翻一番
近年来,高校年度科研经费备受关注,因为科研经费是衡量大学研究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科技/社科统计报告》统计了147所高校和21家高校附属医院,其中参加科技类统计的单位有113个(普通高校92所,高校附属医院21所),相比2015年新增19所高校;参加人文社科类统计的单位有147个(均为高校),相比2015年新增46所高校。
报告显示,2016年广东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达到160.39亿元,科技类经费为143.1亿元,占总经费的89.22%;人文社科类经费为17.29亿元,占总经费的10.78%。
这是广东高校近五年来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2012—2014年,广东高校年度科研经费维持在70多亿元,2015年突破了100亿元,2016年增加到151.01亿元(为方便分析比较,数据为2015年68个统计单位的总和,下同),较上一年增加50.04亿元,增长49.52%。
“两年内,广东高校科研经费实现了翻一番。”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分析说,这与高校的办学资金投入、办学“指挥棒”调整密切相关。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科研能力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各类高校加大科研投入,在相应办学层次争创一流。
中大华工暨大位列前三名
广东高校“军团”近年来在各类科研项目申请中,科研实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报告显示,中山大学科研经费在广东高校中“独占鳌头”,科研经费投入达到34.9亿元,其中科技类32.58亿元,人文社科类2.32亿元。华南理工大学科研经费投入紧随其后,达到26.2亿元,其中科技类25.25亿元,人文社科类0.95亿元。
排位前十名的高校,科研经费均超过4亿元。其中,暨南大学科研经费投入9.2亿元,广东工业大学8.9亿元,华南农业大学8.05亿元,深圳大学7.89亿元,华南师范大学7.05亿元,南方医科大学5.95亿元,广州大学4.57亿元。
3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表现不俗:南方科技大学科研经费达到5.95亿元,在广东排位第8名;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科研经费分别达到3.99亿元、2.4亿元,在广东排位第11名和12名。
有关教育人士分析,37所公办本科院校投入科研经费高达143.53亿元,占广东科研经费近九成;21家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经费11.16亿元,占广东科研经费的6.96%;其他25所民办本科院校、57所公办职业院校和28所民办职业院校的科研经费分别为1.46亿元、3.98亿元和0.25亿元,占广东科研经费的0.91%、2.48%和0.02%。
签订技术转让合同金额2.7亿元
截至2016年底,广东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人员总数为115856人,其中科技类65470人,人文社科类5038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3832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共25208人。
目前,广东高校拥有专利24445件,较2015年增长24.14%,其中发明专利11349件。2016年广东普通高校专利申请15333件,较2015年增长56.64%,其中发明专利9210件,占专利申请总数的60.07%。
同时,2016年广东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378项,较2015年减少29项,下降7.32%;合同金额27135.6万元,较2015年增加6861.7万元,增长33.92%;当年实际收入16032.5万元,较2015年增加5215.9万元,增长48.43%。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也看到了不足。”该负责人表示,“双高”建设启动以来,广东高校人才储量增多、科研工作加快,为前沿科学研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与兄弟省份相比,广东高校科研实力仍存在差距,科研成果转化比例不高。为弥补“短板”,广东高校将进一步主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