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家完成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 “肝里的血一直是热的”

广东科学家完成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     “肝里的血一直是热的”

7月23日,中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术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术。手术过程比常规肝移植更平顺,术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8月8日,该团队成功开展了第二例同类手术。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8月10日讯】(记者曹斯 李绍斌 彭福祥 )7月23日,中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术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术。手术过程比常规肝移植更平顺,术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8月8日,该团队成功开展了第二例同类手术。

何晓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这项移植新技术,使得捐献的器官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让捐献者转赠的“生命礼物”少受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器官的功能,以更“鲜活”的状态在受捐患者的体内立即“工作”,能极大地避免器官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

缺血15—30分钟肝脏便无法移植

传统器官移植技术包括“三步曲”,也就是器官获取、保存及植入。在这个过程中,何晓顺说,就肝移植而言,肝脏一旦离开捐献者体内,便处于“无血流供应”状态从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不可避免地遭受缺血、冷保存及再灌注的损伤,导致肝功能受损。这些不利因素,正是影响移植疗效乃至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供肝的质量和保存的时间长短,是保证换肝成败的关键因素。肝脏缺血15—30分钟就会坏死,无法移植。”何晓顺说。

在传统移植模式下,受到损伤的肝脏移入患者体内,肝功能多少都会“打折扣”。“我们用转氨酶来评估肝功能受损的程度。换肝的病人术后转氨酶高达数百乃至数千,都是挺常见的情况。”移植医生赵强说,新肝植入病人体内,重新恢复血液供应,医学上称为“再灌注”,这一过程也会发生险情。

由于供肝要用低温的灌注液冲洗、保存,原来残存在肝脏内的灌注液可能在血液恢复供应的一瞬间,“冲入”患者的体内。这一冷热交织的巨大冲击,会导致患者血压低、心率加快甚至心脏停跳,这便是“灌注后综合征”。若手术时麻醉技术不够精湛,或情况过于严重,就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模拟人体供血机制

如何将捐献者捐献的器官完好、平稳地传递给病人?何晓顺带领的中山一院器官移植团队一直在探索:能否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器官的血液供应,尽可能让器官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患者?

实际上,为了提高器官移植的疗效,中山一院从数年前就开始致力于自主研发“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手术前模拟人体的机制,为器官提供血液,从而提高器官功能。在研发的过程中,何晓顺提出了“科学假设”——对“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稍加改进,并对移植手术进行重新设计,让捐献的器官“血液供应不中断”,告别“灌洗冷藏”,就可解决器官移植中的缺血损伤问题。

5年来,团队在大动物身上进行了近百例移植实验,并获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如何做到断离血管、接入机器的同步,是最棘手的。”何晓顺解释,每个肝都有4根维持肝活力的管道——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胆管,这些管道就像树枝一样会有分支,医生在切除供体肝时,精心挑选血管的“三岔路口”,“路口”的两端连接肝脏和动脉,维系着血液供应,第三个端口则可接入机器。

摘取器官前,医生先将连接肝脏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断掉原有血液供应的同时,由“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替代人体的供血机制,从而实现平稳过渡。供肝植入移植受体时,将受体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由受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管”的同时,将机器撤离。在这个过程中,肝脏里的血“一直是热的”。

7月23日,何晓顺团队成功地实现了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术,将肝脏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了患者。手术过程比常规肝移植更平顺,术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8月8日,该团队成功开展了第二例同类手术。

题图:何晓顺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 张梓望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