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大旅社到303米高双子塔——地标之变折射八一起义90年南昌发展

从江西大旅社到303米高双子塔——地标之变折射八一起义90年南昌发展

雨水冲刷后的夏日,原本闷热的空气中散发出一丝清新。一栋灰色建筑默默伫立在江西南昌最为繁华的中山路上,等待着往来游人倾听它的故事。

 

【中美创新时报南昌8月1日电】(记者陈毓珊)雨水冲刷后的夏日,原本闷热的空气中散发出一丝清新。一栋灰色建筑默默伫立在江西南昌最为繁华的中山路上,等待着往来游人倾听它的故事。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即使是那一架锈迹斑斑的病床、一份不起眼的信件,其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在这栋灰色建筑门前,31岁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林彦平身着军装,庄严地凝望那诉说时间之痕的一砖一瓦,自豪地讲述着一段段关于南昌的峥嵘岁月。

这栋灰色的建筑曾有个响亮的名字——江西大旅社。90年前,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正在这里酝酿。

林彦平告诉记者,1924年落成的江西大旅社是当时南昌的地标式高层建筑,也是首屈一指的豪华旅社。江西大旅社作为江西民国时期的三大建筑之一,设计师丁自明也因此成为江西早期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90年前,起义部队到达南昌时,将江西大旅社包租下来作为起义总指挥部。1956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备处成立并接管了总指挥部旧址。3年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像林彦平一样的讲解员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一批来自日本的游客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他们质疑,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豪华建筑不可能由中国设计者独立完成。那时已80多岁高龄的丁自明听闻后告知日本游客,旅社除北面的窗户、阳台、大门上有拱形水泥花式预制件外,其余三面的窗户上方并没有突出的窗檐,而是由青砖装砌成的半圆形图案构成,这些特点是江西大旅社独有的。当日本游客再次去江西大旅社确认,发现果不其然,纷纷夸赞丁自明老人设计理念超群。

90年时光荏苒,如今的江西大旅社与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馆陈列大楼交相辉映,一旧一新,一唱一和,仿佛见证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新中国成立后,一座座伫立在南昌城的新地标拔地而起,见证着这座传承红色基因的英雄城走向繁荣。

位于南昌市民德路441号的原经济大楼,与八一起义纪念馆一样,为许多南昌人所熟知。1988年建成竣工的经济大楼主楼有24层,高91.9米,顶部设有直径为29米的旋转厅和60米高的电视发射塔,一度是南昌的最高建筑。

在民德路上住了大半辈子的李老先生回忆,就在当年,南昌市大部分政府部门迁入经济大楼,鼎盛时期,经济大楼院落里有六七千人办公。“楼建好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去一探究竟,那也是我第一次坐上电梯!”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周边的老居民们都激动不已。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教授黎传绪告诉记者,民德路441号,还曾是清朝时期江西四大衙门之首——抚台衙门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市人民政府先后进驻。曾是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冯老先生回忆,院子里既有办公楼,又有宿舍区,“那时这里干事业的气氛非常浓,通宵达旦地工作是家常便饭”。

跨入新世纪,南昌市委和市政府搬迁至红谷滩新区,经济大楼结束了它作为办公大楼的历史。也是从那时起,南昌开始构建赣江两岸的新旧城区经济圈,逐步形成新的城市格局。

今年82岁的南昌老人李峰不曾想过,自己还能登上百米高空,在南昌市的最高点俯瞰整个城市的繁华。江西省目前最高建筑——高303米的南昌“双子塔”于2014年封顶建成,当之无愧地成为英雄城南昌的新地标。

每天傍晚,在穿城而过的赣江两岸,近300栋建筑流光溢彩,一个个城市地标体现了南昌这片革命热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90年岁月峥嵘,90载风雨同舟。如今的南昌,中国内河最大沉管隧道穿江而过;区域性现代金融、交通物流、创新创意、综合消费、总部营运五大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南昌光谷”“南昌绿谷”“南昌慧谷”建设正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

90年后,南昌这座“英雄城”容光焕发,以全新的面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别样风采。(据新华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