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新闻分析: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在争议中前行

美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成为27日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科技新闻。此前,中国科学家已开展了类似研究,英国也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这些进展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伦理争议,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仍在继续前行。

 

【中美创新时报华盛顿7月27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成为27日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科技新闻。此前,中国科学家已开展了类似研究,英国也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这些进展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伦理争议,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仍在继续前行。

基因编辑是指在特定基因中插入、删除或更换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近年来,在有着“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技术的推动下,全世界掀起了基因编辑研究热潮。最新研究由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实验室开展,目的是根除或修正家族遗传的致病基因。

由于论文尚未发表,米塔利波夫的研究细节没有对外公布。但率先报道此事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透露,最新工作“令人信服地”表明,CRISPR编辑技术存在的脱靶及镶嵌两个问题可以避免。这两点正是临床应用中修改人类生殖细胞的主要技术壁垒。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对人类胚胎“动手术”始于2015年。中国中山大学黄军就团队当时报告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对人类胚胎中有可能导致地中海贫血症的一个基因进行了修改。

但由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存在伦理争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当时发表专门声明,重申美国联邦政府的资金将不会支持在人类胚胎中利用任何基因编辑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对基因编辑研究定“规矩”被迅速提上日程。2015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在华盛顿召开了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各方在会上达成共识,允许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但强调指出,现在就把该技术投入临床使用的做法“不负责任”。这是国际上首次为基因编辑研究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这之后,中国科学家又报告了两次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而英国也首次批准一个研究团队利用CRISPR技术编辑人类胚胎。

这些进展说明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的研究“不可阻挡、不可避免”,“即便美国没有做,其他地方也会做”,美国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主任埃里克·托波尔对美国媒体评论道。他认为,虽然目前美国正在开展多项利用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多种疾病的试验,但要获得治愈效果,还得从胚胎阶段开始研究。

也有不少专家呼吁谨慎行事。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基因导入技术专家西蒙·沃丁顿在一份声明中说:“总体而言,我们对许多疾病基因的功能了解还不够。如果没有更多研究就对大量基因进行编辑,我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益处是否会大于潜在伤害。”

理论上,基因编辑可改变特定的遗传性状,因而不仅能修改胚胎、消除遗传病,也能用来改掉各种生理小毛病,甚至能够改变外在容貌,让父母按“订单”生育孩子,但是这种“设计婴儿”是许多人认为不应跨越的界限。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更多研究的开展,人类对胚胎基因编辑的利弊认识日益深入,国际上的反对声音可能会越来越小。今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医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未来有可能批准早期胚胎的基因编辑临床试验,不过只能用于防治严重病症。

正如斯坦福大学法律学教授、生物伦理学家汉克·格里利在社交媒体上所言,“关键点”在于没有人试图把编辑过的胚胎植入子宫,没有植入的研究型胚胎就“没什么大不了”。

就现阶段而言,基因编辑技术还处于研究初期,安全风险确实存在,伦理问题也必须认真严肃对待。“对那些要避免严重遗传病遗传后代的夫妇而言,可考虑采用已成熟的替代方案,包括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英国盖伊和圣托马斯国民保健基金会临床遗传学教授弗朗西丝·弗林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据新华社)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