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租下古屋打造岭南文化主题馆

ÕÅÓî껺ÍËûµÄ¹ÅÎę̀.jpg

清朝时期的消防车、色彩斑斓的满洲玻璃、金碧辉煌的古舞台……这些带着历史韵味的文物并不是陈列在某个高大上的博物馆,而是摆在佛山南海丹灶的古村——仙岗村。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7月6日讯】(记者黄逸豪 盛正挺)清朝时期的消防车、色彩斑斓的满洲玻璃、金碧辉煌的古舞台……这些带着历史韵味的文物并不是陈列在某个高大上的博物馆,而是摆在佛山南海丹灶的古村——仙岗村。

没有围栏,没有橱窗玻璃,所有的文物都以最清晰的面目呈现在游览者面前。修旧如旧是这里的规矩,除了风扇、热水壶等电器,仙岗书院的一切几乎都以真正的古董来打造,连头上的吊灯都是以民国时期西洋风格的火水灯改造而成。

佛山市本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宇昊是这里的主人。这个丹灶本地的80后青年,打算利用手中的藏品,打造不同内容的岭南文化主题馆。

古色古香岭南古村里的古董馆

从仙岗村大牌坊走向仙岗书院的主干道上,右手边可以看到保存良好的镬耳屋建筑群,左手边则是绿意盎然的大片荷塘,清幽古雅之感扑面而来。
到达村头广场后,很快找到了仙岗书院。这是一座典型的岭南建筑,古时候作为村民的教学场地,新中国成立后曾被改为村民议事的场所。

然而,这栋古老的建筑却带着现代的气息。在大门旁,张贴着微信二维码,感兴趣的游客只要对着扫一扫,就能收听语音解说,了解书院的过往。

一进书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古色古香的木质门板,门板上面用黄色油漆写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标语。

在仙岗书院内,可以看到堆放在一起的古董雕花门板、排列整齐的古武器、做工精致的藤编手工艺品和花轿。置身其中犹如进入时光隧道,身处古时岭南大院。

很难想象,这些种类繁杂的古董全部是私人收藏。“收藏上花了多少资金,已经记不清了。”张宇昊说。

张宇昊父亲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收藏古董。早期主要跟随拆迁的工程队,到拆迁现场收购古屋中的旧物件。有时还会到欧洲和东南亚,淘一些流落在国外的中国文物。

除了文物展示区域外,书院内还有文化修复工作间。工作间内待修复的文物和修复工具摆得整整齐齐。无数残破的古董就是在这里修复后,焕然一新地回到了世人面前。按照张宇昊的设想,未来,工作间就修缮为工作室,向游客展示古董修复过程。

仙岗书院里面,最吸引目光的莫过于全部用贴金木雕件打造的古舞台。张宇昊从收藏的几千件木雕当中,挑选出尺寸合适的木雕件,以祖庙万福台为参照设计,打造了这个巨型的舞台。他透露,为了打造这个古舞台,前后用时半年,花费上百万元的成本。

打造吸引年轻人的粤剧项目

在古舞台上可以看到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林小群粤剧艺术传承基地。基地揭牌后,粤剧演出以后将会经常在这里上演。

林小群是一级演员,著名男花旦林超群的长女。1951年起在广州市太阳升粤剧团任正印花旦。2002年,林小群获得了广东省所授予的粤剧“突出成就奖”。

在仙岗书院茶座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设计草图。这是张宇昊对仙岗书院的改造设计图。在他的设想里,要把仙岗书院打造成一个集展示、体验、培训为一体的粤剧主题馆。

依托粤剧主题馆,张宇昊要打造一个粤剧培训基地。“林小群老师非常认同在佛山这个粤剧的发源地做粤剧的传承工作。”他说,未来打算与学校合作,开展面向儿童的粤剧培训。

培训基地还可以为粤剧人才提供一个更好的施展平台。每年,粤剧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不再从事粤剧方面的工作。他希望,通过粤剧培训基地的平台,为这些粤剧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留住粤剧人才。

这些粤剧人才将作为培训基地的师资,为合作的学校提供专业的粤剧教学。对于一些距离较近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到仙岗书院进行沉浸式教学。而对于距离较远的学校,则会外派老师,以仙岗书院为原点,覆盖整个南海甚至佛山。

培训之外,主题馆还有演唱场地的功能。“一些港澳台的粤剧爱好者,他们消费能力较高,喜欢到内地游玩,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给他们唱戏的场所。”张宇昊说,时机成熟以后,还要引入饮食、民宿等方面的合作伙伴,为游客提供一条龙的消费服务。

除了要服务好中老年粤曲迷外,张宇昊还有着让年轻人爱上粤剧的“雄心”。

他认为,年轻人对粤剧有着严重的误解。“不少年轻人觉得粤剧就是一群老人在咿咿呀呀,其实并不是这样。我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演员、舞美、布景等,让年轻人感受到粤剧魅力。”他计划,将来仙岗书院作为粤剧文化的展示平台,引入更多专业的资源。

在规划里,仙岗书院的二楼将建设成休闲场所。游客可以在上面品茶喝咖啡,一边休闲一边欣赏粤剧。这也是一个吸引年轻人的举措。

拥有古董数量大,是本树文化最大的优势。因此,主题馆一楼,作为传统广府特色室内场景的展示平台,游客可以在此进行拍摄。

“前段时间才有朋友过来拍摄婚纱照,他们觉得这里古物多,很有特色。”张宇昊认为,仙岗书院凭借大量的古董和专业的室内陈设,能够吸引不少想体验古风摄影的年轻人。

粤剧主题馆只是先行试点,本树文化接下来会打造武术主题馆。引入外面的武馆和拳师,在此传授武术。还会尝试用VR技术让游客体验武术的魅力。

图:张宇昊和他的规划图。黄逸豪 摄

 

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谈到为何选择在仙岗村发展,张宇昊说是因为看中仙岗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采访当天,山东卫视的综艺节目《上阵父子兵》正在仙岗村各处取景。“节目组在佛山很多古村走访过,最后选择了在仙岗村拍摄。”他说。

虽然仙岗村自身和周边环境有发展优势,但张宇昊的建设速度近来却放慢了,原因是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目前最让张宇昊头疼的,是仙岗书院的安保问题。他说,听说有盗窃团伙专门偷盗文物。此前,高明一家钱币博物馆被盗,损失30多万元。

目前安保工作主要靠张宇昊和他的表弟,还有一些聘请来看守文物的保安。他希望,安保力量特别是外部环境能进一步改善。

同时,他还希望仙岗村内和周边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加快建设。“像公共交通和公共卫生等配套做不好的话,单靠一两家企业是独力难支的,旅游的环境搞不起来。”他认为,在古村活化过程中,首先进入的企业相当于开荒牛,希望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给予更多支持。

从沿桂丹西路进入仙岗村,一路上并未设有人行道,行人只能走在公路的外侧。一辆又一辆的大型货车擦身而过。村内公厕虽外墙崭新,内部卫生状况却不理想。

张宇昊认为,现在古村的旅游氛围还没做起来,配套也没跟上,企业还没办法盈利。但是每日都要投入资金在安保、水电等环节,只能通过优化管理尽量压缩成本。

他坦言,古村活化是一个漫长的投资过程,自己其实已经做好了长期无法盈利的心理准备。“其实做这些是我自己的爱好,自己也是丹灶本地人,并不太计较对家乡的投资,但希望基本公共设施配套还是要跟上。”他说。

民宿和饮食方面的合作伙伴,张宇昊已经物色到合适的人选,但对方考察后觉得配套没跟上,进驻的意愿并不强。“毕竟没人会做亏本生意,是吧?”张宇昊说。

■古村扫描

仙岗现存传统建筑近3万平方米

仙岗古村位于丹灶镇西部,有着八百多年建村历史。古村建筑依岗而建,呈坐北向南的半环形状,面积约为三平方公里。

仙岗村之名,来源于一古传说。相传,在东晋成帝时,有一道教大师葛洪,云游至仙岗,见环境宜人,河水清澈于是在此结灶炼丹,并得道成仙。“仙岗村”由此而得名。

相传葛洪炼丹得道后,遗下丹砵一只,村民视为灵物,并于村中建设“葛仙祠”进行纪念。

仙岗村现存历史传统建筑面积29145平方米,分别由东片的水巷坊与低井坊民居建筑群核心区,西片的长庚里民居建筑群,古狮巷及附近古建筑组成。

建筑群保留了广府传统建筑以礼制为中心的建筑特点,形成以陈氏大宗祠为中心,以低井坊、水巷坊为核心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长庚里、圣堂大街等晚清民国民居建筑群。

仙岗村内有蟹泉一对,分为雄泉和瓷泉。水质优良,每周来取水的广佛游客络绎不绝。

除了古建筑,仙岗村的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每年的三月初三北帝诞、八月十五中秋夜烧番塔、赛龙舟、舞醒狮等浓郁岭南味道的民俗活动保留至今,薪火相传。

人杰地灵的仙岗村也曾出过不少人才。最为著名的是爱国商人陈仙洲。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曾邀请陈仙洲效力皇军,被断然拒绝。为了支持抗日事业,陈仙洲将所收藏的古玩字画拍卖,用以购买飞机保卫武汉,其爱国之举轰动武汉。

此外,他还在武汉、广州及家乡仙岗等地捐资办学校,为家乡和祖国培养出一批新式人才。

■手记

活化古村须先完善基建

笔者实地走访仙岗村,这个古村很有历史文化味道,但其周边公共交通和公共卫生配套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这很可能成为阻挡更多资本进入的门槛。

在此前松塘村民宿投资人也提到,当地排污系统、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限制了民宿的发展。由此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许是不少古村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张宇昊与松塘的民宿投资人都提及,曾有旅行团联系他们,希望能合作开发旅游线路。但是,受制于古村接待能力的不足,他们只能拒绝对方的邀请。这令人惋惜!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就是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古村活化同样适用。古村活化若要走文化旅游的道路,除了要有足够吸引人的魅力外,还必须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交通、卫生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有兴趣或热衷体验古村文化的,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或者亲子家庭,这类人群对目的地的卫生状况和舒适程度要求较高。 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是不少古村亟需补上的一环。(完)

图:张宇昊和他打造的古舞台。黄逸豪 摄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