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村”尝试回归生态农业

“中国第一村”尝试回归生态农业

住着600平方米的别墅,开着奥迪A6,每天的工作却是开拖拉机,耕田插秧,常带着一身泥回家。这似乎不太真实的情景,却是梅振华一年半来真实生活的写照。

 

【中美创新时报南京7月6日电】(记者朱国亮)住着600平方米的别墅,开着奥迪A6,每天的工作却是开拖拉机,耕田插秧,常带着一身泥回家。这似乎不太真实的情景,却是梅振华一年半来真实生活的写照。

自去年开始,有“中国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从2600余村民中挑选出7位年轻人,送到日本农场学习种植水稻。梅振华就是其中之一。

这7个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均有本科以上学历,毕业院校不乏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中国名校,还有两位是日本留学归来。7人各学有专长,但在农业种植上都是一张“白纸”。

“之前从没想到自己会走职业农民之路。”梅振华说。虽然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鼻梁上架着500度近视眼镜的梅振华,骨子里依然透着一个文化人的气质,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农民。

梅振华今年36岁,是7位年轻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在大学,他学的是钢铁冶金,这与华西村过去的主业相吻合。毕业后,他回到村钢铁厂工作。去年,他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报名到日本学习种植水稻,最终被选中。

华西村位于长江边,距离上海约130公里,是中国最富有的村庄之一,以发展工业、走共同致富道路而在中国家喻户晓。

和许多村庄相似,在华西村,会种田的人已老,年轻人又不会。尽管村民收入也不指望种田,但村庄还是保留了一些农田。这田怎么种?谁来种?对于华西村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华西毕竟是村,农业终究不能丢。”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经村民大讨论,村里最终还是决定要在农业上有所作为。过去,华西村是发展工业致富的标杆;今天,在农业领域,华西村也要树立起自己的标杆。

随后,经考察,华西村与日本朝日农场达成合作,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华西村先在全村进行了初选,凡有志于稻米种植的,都可以报名。最后由日本农场主前来挑选。这7位年轻的职业农民正是由此产生。

2016年,华西村给了7位年轻人250亩地试验,与朝日农场一般大小。7位年轻人一段时间在日本农场学习,一段时间在华西实践,边学边复制。

“出人意料,7个学徒第一年种植的大米,就获得江苏好大米金奖。”梅振华说,“250亩地收获约60吨大米,全部售完,售价5元/斤。算经济账,略亏,但大家都夸大米口感好。”

从今年开始,华西村将集体所有的1000亩水稻田交由7个年轻人打理,并投入大量资金,为其建设智能灌溉、仓储等配套设施。

“这是全村唯一的一块水稻田,能给我们打理,感觉肩上的担子不轻。”梅振华说。5月下旬,7个年轻人已完成这1000亩水稻田的插秧工作,目前秧苗长势喜人。与此同时,还为周边农户培育了可供种植2500亩的秧苗。

“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我们更追求安全、口感,而不是产量。”梅振华说。

为在华西村这片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土地上种出安全、口感好的高品质大米,除了给土壤“体检”,尽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七个年轻人还力求种植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极致”。

为确保秧苗“喝”到干净的水,七位年轻人在基地旁边专门挖了一座小水库,安装了三层过滤装置,对进入田间的水进行层层净化。

在选种上,过去大多使用风筛法,而他们一定要用盐水选种。虽然这个方法速度慢,又辛苦,种子淘汰比例高,但他们仍坚持这样做。梅振华解释,选种不严格,出苗不均匀,下一环机械插秧就会受影响,最终影响稻谷产量和品质。

父辈耕田大多是凭经验,水田大致磨平即可。这7人却使用特制的工具,可以开着拖拉机在同一个田块里兜兜转转打磨两天,只为将其打磨得如同镜子一般,高的地方和低洼的地方相差不超过两厘米。

“水稻对水的要求极高。田地如果高低不平,水不能及时排尽,也会影响水稻生长和品质。”梅振华说。

仓储同样有着严苛的标准。在村里的支持下,七个年轻人建起智能化的恒温库,确保存储的大米品质、口感不变。

对于一个一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村庄,种田的收益实在不算什么。吴协恩说:“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卖大米赚钱,更不是为了做‘盆景’,而是要打造一个标准化的农业生产体系,为今后水稻种植探路、立标。”截至目前,为了能种出高品质的大米,华西村累计投入已达5000万元。

选择与朝日农场合作,华西村看中的正是其严苛的管理和高标准的种植要求。选择7个没有农业种植经验的年轻人到日本学习,也是为了能够原原本本地将日本农场管理的精髓引入到华西。

“在那里没有‘差不多’一说。每一环节都要求做到极致,而且每一环节都要考虑下一环节的需求。”回首自己一年多的学习历程,曾在西日本工业大学留学的崔京斌说。他也是华西高品质水稻种植技术攻关组成员之一。

7个年轻人在日本农场学习,每一环节都要自己动手操作、反复练习,他们希望将日本农场的这种追求“极致”的种植方式和精神引进、消化,再以自己的标准输出。

梅振华说,中国水稻种植规模化、职业化是大趋势,过去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正在改变。与此同时,人们也会更注重稻米安全与口感,到时他们标准化的高品质水稻生产体系必将有用武之地。(据新华社)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