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中部深化与东亚各国合作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与原来想象的完全不同,湖南既注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很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老挝人会喜欢湖南的人文和城市建设,未来希望双方能扩大合作领域,在旅游、粮食等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老挝副外长通潘说。这也是他首次来到长沙。
【中美创新时报长沙7月2日电】(记者张玉洁 阳建 阮周围) “与原来想象的完全不同,湖南既注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很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老挝人会喜欢湖南的人文和城市建设,未来希望双方能扩大合作领域,在旅游、粮食等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老挝副外长通潘说。这也是他首次来到长沙。
6月29日至7月1日,第十五届东亚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官方、产业界和学术界及东盟秘书处的代表近100人出席。
“此前,中国只有北京、成都举办过东亚论坛,此次论坛在湖南举行将对湖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展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化与东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产生积极影响。”湖南省外事侨务办主任肖百灵说。
从1982年长沙与日本鹿儿岛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到去年长沙当选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再到今年“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合采访团访问湖南……随着本次东亚论坛的成功举办,中国中部省份湖南与东亚各国的合作正逐渐深入。
记者了解到,此次参会国中有19个城市与湖南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同时,湖南和与会各国在地方政府交流、经贸、文化、教育、环保、科技和旅游等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合作。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告诉记者,东亚地区历来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东亚各国更是湖南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湖南人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去年,湖南对与会12个国家的进出口额占到全省总额的77.2%;已开通的26条国际航线中,东盟是最密集的区域;与世界各地缔结的78对友城关系中,东亚各国占到四分之一。
近年来,在中国不少省份依托区位优势寻求对外开放新机遇时,“不临海,不沿边”的湖南依托与东亚各国的“历史渊源”,巧打“外事、商务”牌,抢搭“一带一路”顺风车深化与东亚各国合作,为湖南对外开放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湖南与东盟各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双边经贸往来密切,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东亚尤其是东盟地区更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贸往来逐年保持较大增长幅度。”湖南省商务厅亚洲处处长陈大扬说。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湖南进出口总值达79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6%。其中,对日本贸易额45.8亿元,增长58.5%,对东盟(10国)贸易额80.3亿元,增长38.9%。一季度,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签发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11696份、签证金额6.27亿美元,其中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的签证份数和金额位列所有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第一。
6月25日,随着湖南省唯一临空综合保税区——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的正式封关运行,将有效弥补湖南的开放短板,促进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区港联动”,实现优势互补,为进一步推进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论坛在湘举办,为湖南与东亚各国搭建了一座新的友谊之桥、合作之桥。湖南将服从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布局,借助东亚论坛等平台,不断扩大发展‘国际朋友圈’,加快建设中国内陆开放新高地。”杜家毫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