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海聚工程”宣讲走进哈佛

助力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海聚工程”宣讲走进哈佛

北京正以着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发展资源优势,强力吸引着海外高层次人才。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海聚工程”政策宣讲暨海外人才对接会在位于剑桥的哈佛大学成功举办,并以“金字塔”型的全球引才目标发布了近500个2017年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

【中美创新时报波士顿6月19日讯】(记者温友平)北京正以着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发展资源优势,强力吸引着海外高层次人才。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海聚工程”政策宣讲暨海外人才对接会在位于剑桥的哈佛大学成功举办,并以“金字塔”型的全球引才目标发布了近500个2017年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

这次活动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波士顿分会承办,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新与创业论坛、中美创新时报、猎聘北美联合协办。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波士顿大学、中国旅美科协波士顿分会、中国旅美科协康州分会、美中生物医药协会、新英格兰美中医药开发协会、128科技企业家协会等近40位海外专家、学子、协会负责人、企业高管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了这次活动。

“海聚工程”构建“金字塔”型全球引才目标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卢长江在接受中美创新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至2017年6月,北京实施“海聚工程”整整8年了。2009年4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实施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从此“海聚工程”正式启动。而此前于2008年12月23日正式挂牌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则具体落实北京市“海聚工程”的实施,并配合中央“千人计划”做好相关服务。

经过8年的实施推进,“海聚工程”引才目标已经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内涵:鼓励和吸引上万名具有真才实学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留学人员来京创新创业;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集聚50个左右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建立1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聚集10个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

从这一“金字塔”引才目标中,最具战略性质的战略科学家成为了北京“海聚工程”的塔尖力量,其引进所需条件为下列之一: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图灵奖、菲尔兹奖、普利斯特里奖、费米奖、拉斯克医学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等国际知名奖项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或医学院等国家级学术机构的院士;在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著名学者或终身教授;中国“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北京市“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引进计划”、“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等引进的顶尖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北京市急需紧缺的其他顶尖人才。而引进上万名具有真才实学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留学人员则无疑构成了北京“海聚工程”坚实的塔基力量。

按此引才目标,“海聚工程”引才类别共分为工作和创业两类并制定了各自的入选条件,其中工作类包括全职工作类、青年项目、短期项目、外专长期项目、外专短期项目、战略科学家,创业类包括创业类、团队创业项目。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北京“海聚工程”人才共901人,其中包括战略科学家2人、全职工作类368人、青年项目121人、短期项目151人、外专长期项目15人、外专短期项目19人、创业类221人、创业团队项目2个(4人)。统计还显示,在这些“海聚工程”中,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两类专业领域人才所占比重较大,所占比例分别是38.5%和25.4%。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落实推进北京“海聚工程”,助力北京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政府对此制定了更高的市政府奖励标准、更加优惠的政策待遇和特定生活待遇。

首先,北京市政府给予重奖,其奖励标准分别是:战略科学家200万元人民币,战略科学家短期项目、全职工作类、外专长期项目、创业类、创业团队项目100万元人民币,青年项目、短期项目、外专短期项目50万元人民币。

其次,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创业类支持政策:授予“北京市特聘专家”称号,1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投资担保补助和贷款贴息,政府各类创业引导基金支持,境内外上市补助,开展技术标准制(修)订专项补助,引进外埠技术研发和管理骨干给予倾斜;工作类支持政策:授予“北京市特聘专家”称号,50或1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可担任应聘单位中级以上领导职务,可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可决定科研经费使用和团队成员聘任,可协商确定合理薪酬,可享受期权、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多种形式激励,可不受用人单位编制限制。

其三,“海聚工程”人才还可以在出入境、子女就学、落户、社保、就诊医疗服务、科研自用物品入境、自用车进境等方面享受北京特定生活待遇。

其四,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还可获得企业开办费资金补助10万元人民币。据统计,自2010年7月起,北京留创企业开办费共评选了二十一批,获得“开办费”资助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共1454家,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17人、入选北京“海聚工程”的专家75人。

2017年度北京131家单位所需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492个

“随着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创新发展的推进,北京市所需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越发紧迫。我们这次来波士顿宣讲北京海聚工程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充分对接波士顿高层次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让更多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人才政策。”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卢长江在接受记者现场采访时如是说。

正因为如此,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将今年的北京海聚工程政策宣讲首站选择美国波士顿,之后再前往加拿大多伦多。据统计,2017年度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目录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属医院、高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四大用人单位类型,共有131家单位所需海外高层次岗位492个。

一是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同仁医院、安贞医院、宣武医院等29家市属医院共110个岗位需求;

二是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8家市属高校共113个岗位需求;

三是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等21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共93个岗位需求;

四是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73家民营企业共176个岗位需求。

据介绍,上述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年龄要求集中在45岁以下,占比41.87%;二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岗位需求集中在新兴产业,具体为生物医药行业184个、电子信息行业77个、汽车行业50个、新能源与新材料行业36个、金融领域30个、人文社科22个、其他行业93个。

这次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除了介绍整个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总体岗位需求外,还组织率领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晖、北京建筑大学人事处处长陈红兵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事处副处长麻艳如三家用人单位海外人才政策宣讲负责人,亲自来到哈佛大学,同北美各种专业高层次人才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北京建筑大学人事处处长陈红兵介绍说,北京建筑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主要由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层次人才短聘计划组成的“双高”引进计划,以及由金字塔人才培养计划和主讲教师支持培养计划组成的“双塔”培养计划。其中“双高”引进计划又分为不同的层次并设定了相应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引进条件。陈红兵还介绍说,近两年来,北京建筑大学“海聚工程”人才引进是卓有成效,一共入选了来自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共14位教授或院士。

得益于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北京建筑大学还于2016年牵头成立了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从而成为国内城市设计领域唯一的高精尖创新中心。其中,该高精尖创新中心就引进了两位哈佛大学教授:一位是世界著名城市设计专家、哈佛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前院长Peter G .Rowe担任高精尖中心国际咨询委员会主任;另一位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终身教授、风景园林系前主任教授Niall Kirkwood担任高精尖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作为今年北京高层次海外人才岗位需求大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企业共需要近90个岗位人才。在现场人才政策推介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晖,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产业优势及人才政策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

据王晖介绍,位于北京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 年开始建设,1994 年8 月25 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引领新常态、打造高精尖、服务京津冀”的中心任务,开发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截至目前,区内入驻企业超过一万家,其中包括奔驰、ABB、康宁、GE、拜耳等世界五百强企业83家共投资项目11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5家,高新技术产业占总工业产值比重连续10年超过90%,培育了年产值10 亿元以上的大企业40 余家。“北京• 亦庄”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品牌。

王晖介绍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庞大的产业集群;未来将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构建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打造“4+4”高精尖产业体系,即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装备产业、汽车产业再加上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临空产业。

除了已经形成的产业发展优势之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独具特色的人才政策。王晖介绍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了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新创工程”领军人才和“亦麒麟”人才等多层次人才结构及其政策。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公共服务领域领军人才;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创工程”领军人才的奖励、扶持及创新创业发展;新区设立“博大贡献奖”,表彰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此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着人才的引进还分别制定了奖励、扶持、服务和培养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此加快构建“产业联盟+ 研究院+ 专利池+ 技术交易平台+ 基金+特色产业园”六位一体创新体系。

据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33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开发区创新创业,上千名博士在这里工作,其中中央“千人计划”63人、占全市比例四分之一,北京市“海聚工程”117人、占全市比例七分之一,“创新工程亦麒麟”领军人才530人。同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各类企业研发机构300多家,其中国家级、市级研发机构22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余家,累计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及863计划30余项,万名发明专利拥有量240项,居国家级开发区前茅。新设立科技、人才专项基金2 支,总规模12 亿元。

“海外学人之家”成为北京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桥梁纽带”

卢长江介绍说,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作为代表北京市开展海外人才工作窗口的“海外学人之家”,其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开展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推荐、认定和评估工作,宣传中央和北京市有关政策,建立海外相关工作联络渠道,为来京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提供事业发展和生活条件等综合配套服务。

“走出去”——北京“海聚工程”政策海外宣讲成为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海外引才的一种最主要桥梁。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中心与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全澳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全日本中国留学友好联谊会、中法创业者协会等20家海外社团组织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分别在美、英、德、法、日、韩、澳等国家开展海外寻访人才共46次,共举办了人才政策说明会150余场。此外,还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个海外工作站,密切与海外人才的联系,就地开发海外人才资源,进一步提高引才数量和质量。

“这次来到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聚集最为集中的波士顿,就是为了更好地与这里的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聆听大家对于北京创新创业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建立常态联系,让北京海外引才工作更为实效。”卢长江强调了这次人才政策说明会的最终目的。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这次北京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宣讲会,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是面对面的交流。众多前来参加活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无论是在校的学子和科研人员、还是企业高管、亦或在美创新创业人才,都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创新创业和工作需求,分别向北京政策宣讲团负责人进行了详细咨询,并表达了意愿。

正因为如此,承办这次活动的中国旅美科协协会波士顿分会在经过了近一个多月的精心组织后,这次活动可谓圆满成功。据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波士顿分会会长雷明介绍,为充分对接这次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的需求,以何林艳为主的骨干成员团队,进行精心组织和宣传策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了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波士顿大学等一些著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留学生及研究专家学者,美中生物医药协会、新英格兰美中医药开发协会、128华人科技企业协会等波士顿地区专业社团负责人,安进生物制药公司等企业高管和高级研究人员等各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近40位现场参加了这次人才政策说明会,并积极现场咨询讨论。

作为这次活动承办单位负责人,雷明会长对于这次活动成功举办所得到的广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波士顿地区一些专业社团的积极参与,以及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新与创业论坛、中美创新时报、猎聘北美三家协办单位的通力合作和付出表示非常感谢!

美中生物医药协会候任会长英博,对于这次活动特别重视,除了他自己是一家美国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的核心高管和研究人员外,还代表着具有一千多位会员的美中生物医药协会,准备将这次活动的人才政策信息更加准确地传达到自己的协会广大的高层次人才会员中去。因此,他重点了解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和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政策。在现场的深入互动交流中,英博感到效果非常好。

而中国旅美科协康州分会会长余国营则专门从康州纽黑文赶来参加了这次活动。他说,他将会把北京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岗位需求带回中国旅美科协康州分会广大会员中去,并增进中国旅美科协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交流。

“请进来”——“海外赤子北京行”这又是北京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纽带。据介绍,“海外赤子北京行”自2010年创办,每年举办一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每年举办的北京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已经成为北京吸引海外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这次波士顿活动上,卢长江也向现场的数十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出了“2017年海外赤子北京行”的盛情邀请。而就在现场,就有两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决定报名参加这次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据介绍,这次海外赤子北京行将于北京时间7月4日至6日举行,活动将举行“2017北京海聚论坛”、留学精英工作创业分享会、创新创业加速器、创新人才专场对接会、创业大赛暨专场对接会、考察参观交流等各项内容丰富的活动。(完)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