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为区域发展添动力

南粤古驿道为区域发展添动力

日前,一场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盛宴在中国侨乡江门台山拉开帷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举办的南粤古驿道摄影大赛也正式收官。

【中美创新时报江门5月26日讯】突如其来的大雨也浇不灭近万民众在台山端芬梅家大院和海口埠古港参加古驿道文化活动的热情。
日前,一场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盛宴在中国侨乡江门台山拉开帷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举办的南粤古驿道摄影大赛也正式收官。
不过,在广东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看来,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上,“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才刚刚开始。
海口埠是南粤古驿道8处示范段之一
历经70多年风雨侵蚀,梅家大院四围108幢骑楼,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和繁荣。这些气势恢宏、构思巧妙的建筑,把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参与民众的热情激发到了顶点。同样成为焦点的还有数公里之外的海口埠。
当天,与定向大赛一起,主办方推出了银信柱、银信墙、银信博物馆、山花墙、观景平台、西洋亭、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作品展、古驿道摄影大赛作品展等十多项精彩纷呈的活动,通过这种巧妙的办法把近万名旅客和群众带到了五邑地区的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市场。
半年以前,台山海口埠还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台山在今年初开始对海口埠进行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工作,把这里打造成可以吸纳各种外部资源要素的平台。
台山海口埠是广东省重点打造的8处南粤古驿道示范段之一。据这次活动的主办方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介绍,广东发现的古驿道遗址已约有171处。除台山海口埠外,还包括韶关市南雄梅关古驿道、韶关市乳源西京古驿道、潮州市饶平西片古驿道、汕头市澄海樟林古港驿道、广州市从化钱岗古驿道、岐澳古驿道珠海段和云浮市郁南南江古水道,共有106公里驿道(含周边5公里区域)。随着南粤古驿道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或有更多的产业在这个平台与文化资源发生“化学反应”。
古驿道为地方发展集聚人气
半年来,由南粤古驿道项目精心“烹制”的这场文化盛宴,似乎在重组江门当地的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不同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从而在区域经济中激起一股原子裂变式的发展效应。
在梅家大院的定向大赛起点处,当地的农业部门为了抓住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带来的人气,精心策划了一场以专门展示江门地区农业特色产品为目的的展销会。9家当地农企积极参展,新会陈皮系列产品、禾盛牛大力系列产品等多种“三品一标”农产品齐聚一堂,把古驿道当成推价侨乡特色农产品的一个有效平台。
在海口埠,由广东三师(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针对江门制作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旅游纪念品大受欢迎。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除台山外,今年志愿者还会在樟林古港和黄埔古港等地推出同类产品,收入所得将用于各地贫困学生教学。
“有关注就有人气,有人气就会有市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厅与南方日报和南方+客户端联合举办“南粤古驿道摄影大赛”,其实也是在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对古驿道的关注热情。
据该负责人透露,近一年来,广东除加强对古驿道的本体保护以外,还策划“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主题线路,举办古驿道体育赛事和开展“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目的就是想通过大力打造“中国南粤古驿道”活动品牌来给古驿道沿线周边的村落和相关产业集聚人气。因为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注古驿道文化的时候,才能有效地把各种资源要素从城市吸引到乡村。
以组合拳
促沿线及周边地区发展
2015年以来,广东便积极开展南粤古驿道修复利用工作,初步摸清全省171处古驿道遗存情况及周边古镇古村、贫困村、旅游资源等基本情况。据统计,古驿道两侧各5公里范围内覆盖贫困村数量约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60%。为此,广东坚持修复利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有效帮助贫困村建立起发展内生动力和“造血机能”。一位从深圳来的城市规划专家在现场告诉记者,古驿道的活化,对于动员城市各种资源流向乡村,推动三农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2017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做好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可促进古驿道沿线农村面貌改善和经济发展。
事实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广东已打出一套“组合拳”。除了大力推动古驿道沿线名镇名村保护和特色村镇建设,加强古驿道沿线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告诉记者,根据省里的要求,2017年的重点工作还包括推动沿线村庄对口精准扶贫脱贫,完善古驿道沿线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古驿道沿线旅游服务水平,培育古驿道特色农产品以及加强古驿道知识产权保护。“当然,古驿道的活化利用不是一句话,我们还必须加强古驿道学术理论研究,创新宣传推广形式。台山海口埠只不过是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的第一站,下半年我们还有更多精彩的活动等待大家的参与。” 冯善书 肖文舸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