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广州海关发布前4个月外贸数据:进出口总值3372亿元,同比增34.6%,出口2110亿元,同比增38%,进口1262亿元,同比增29.5%。继一季度外贸“开门红”后,广州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增长态势。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5月24日讯】23日,广州海关发布前4个月外贸数据:进出口总值3372亿元,同比增34.6%,出口2110亿元,同比增38%,进口1262亿元,同比增29.5%。继一季度外贸“开门红”后,广州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增长态势。
有着国际贸易“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进一步佐证外贸回暖的趋势。本月初,第121届广交会闭幕,官方数据显示,采购商与会19.65万人,同比(119届,下同)增长5.87%;累计出口成交达206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
春江水暖鸭先知。多年以来备受成本、人才、资金等问题困扰的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回暖的大背景下,积极寻求传统外贸模式迭代的新路径。从交易平台到外贸企业再到上游制造工厂的变化,产业链上一环扣一环。
进出口数据增长的背后,一场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新外贸变革正在悄然启幕。
流量入口
传统渠道获取订单越发困难
新大地服装批发城位于广州火车站旁的流花服装批发商圈,这里每天人头攒动,即便是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前来寻求交易的客商依旧不少。
豪都风服饰是新大地批发城内一家普通的档口,与很多外贸企业一样,他们习惯把门店设立在批发市场云集的广州,然后以“前店后厂”的模式与广州郊区或者更远的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的制造工厂形成连线。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广州共有978个专业市场,占全国专业市场交易总额的1/7;其中,纺织服装、中药材、塑料、木材、水产品等行业已形成了“广州价格”,影响全国乃至全球。
很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客商喜欢采购广州的服装、小商品、鞋类、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电器、生活用品等。其中,流花商圈、沙河商圈等最受青睐。
豪都风服饰从事毛衣贸易,创办人高小燕从内贸转身到外贸,就把流量入口锁定在流花商圈,并以市场价获得一家档口的经营权。不过,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依靠展会和地段来获取订单的方式越发让企业感到吃力。“去展览会次数少了,门店的客流也减少了一半。”她抱怨道。
豪都风制造的毛衣远销到美国、中东等地,客户获取货源的渠道增加,导致个体订单减少。因此,他们把目标转向互联网平台,触网上线后,由于缺乏外贸电商人才以及信息化经验,豪都风服饰互联网的步伐并没有明显加快。
阿里巴巴国际站华南大区调研显示,越来越多海外客户通过互联网寻找中国供应商,但华南部分地区仍有50%左右的中小企没有“触网”,这成为外贸中小企拿不到订单的原因之一。
在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华南大区总经理郭卓琼看来,国际贸易形势总体严峻,近年来的出口数据结构也在变化,从单纯的B2B演化成B2C等,订单碎片化加上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多渠道的崛起,让原先的外贸方式加速变革。在寻找通路、行销渠道转型的过程中,也加快了企业对自身技术建设和互联网认知的进程。
企业谋变
链接互联网资源攀升价值链
本月中,蒙特优燃具公司总经理武瑞萍飞往印度,接洽新的大客户。在创业之初,武瑞萍就从互联网切入外贸领域。“我们做了4年贸易,直到2014年开始往上游发展。”武瑞萍说,蒙特优品牌通过几年的积累,已经在“一带一路”国家打响了品牌,但上游厂家的不稳定让她下定决心投资建厂。
“合同是写着用304不锈钢,但厂家竟然用了201,成本降低一大截,但我们却损失了客户和金钱。”武瑞萍最终把自营工厂建在距离广州只有半小时车程的顺德,长期维持在40名工人左右规模。
武瑞萍告诉记者,企业需要升级,也希望购买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但对于外贸中小企业而言,除了成本的压力外还面临着融资渠道的严重匮乏等问题。“比如做一个产品认证需要花费16万元,如果所有产品都验证要超过100万,这样的费用我们无力承受,如果投入过大随时会资金链断裂。”所以,蒙特优只能一点一点地求变,以互联网保持紧贴市场需求。
如果说武瑞萍是“重”的一面,同为互联网外贸起步的杨松则显得更“轻”更“快”。作为一家皮具外贸企业及制造工厂的创办人,杨松深知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一年销售额大约3000万元,再增长已经不现实,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是我们的方向。”他说,在互联网平台上已打滚数年,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来升级比投资重金做研发来得“更轻更便捷”,而且中小企也能接受这样的成本预算。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对接和牵线,杨松认识了一家LED汽车灯的制造企业,这家企业拥有自主专利,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但由于长期专注于制造,在外贸渠道上并没有资源。杨松告诉记者,两家企业一拍即合,整合制造和网络渠道资源,成立合资公司迈酷势,向海外销售自主品牌的LED汽车灯产品。目前,已经顺利进入东南亚及美国市场。
巨头引领
构建外贸新生态促产业转型
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教授分析指出,外贸企业普遍的利润只有5%,目前面临四大困境——订单难、成本优势不再、商品流通难、融资难。
郎咸平表示,外贸是“6+1”产业链,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到终端零售加制造。对处于供应链底端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他给出的答案是——依靠平台整合供应链。实际上,是要将产品设计主动权拿回手里,把批发和仓储的环节交给平台整合,让“6+1”变成“4+0”,这便是新外贸。
在广佛之间的顺德,已经落地一家本地化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当地政府、阿里巴巴以及相关协会共同筹建,并作为新外贸服务的“4S店”。本地化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转型中心和轻创中心两个功能,前者是为外贸中小企业提供转型整体解决方案,后者类似于孵化器,帮助青年创业者在外贸领域创业创新。
去年,阿里巴巴就踏出新外贸的第一步,今年计划将理念进一步深入产业。“‘大数据+’的时代是技术应用的另一个时代。”郭卓琼说,新外贸就是用大数据去重构外贸,网络不只是信息平台,而是交易平台。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球买家、全球市场,而大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精准服务,重构优化了原有流程,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背书,提升全球竞争力。
以一家做了30年美国T恤的代工企业为例,由于各种数据分布在关、检、汇、税等部门,海外买家很难评估是否符合要求甚至并不清楚这家企业的底蕴。如果这家企业30年有关销售额、供应链流通等数据沉淀下来并能完整呈现,对获取订单、吸引供应链合作、企业贷款、人才引进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新外贸要做的就是将服务形成一个闭环,重构贸易产业链条。”郭卓琼说。
下个月,迈酷势公司联合创始人杨松将赴美参加中美中小企业峰会,作为代表中国的外贸中小企业之一,他希望借助新技术应用的场景,将优质的“广货”卖到美国的千家万户。朱伟良 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