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孙中山曾长孙孙国雄回乡祭祖: “希望全球华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74岁孙中山曾长孙孙国雄回乡祭祖: “希望全球华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月4日是正清日。连日来,大批远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纷纷踏上了返乡祭祖探亲之路。3月29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孙中山先生曾长孙孙国雄与夫人孙秀兰一行,来到了家乡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犁头尖山,祭扫先祖墓地。“在近18个月里,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回到中国了,每次回来都感觉到很亲切,相信以后回来的时间会越来越多。”

 

【中美创新时报中山4月4日讯】4月4日是正清日。连日来,大批远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纷纷踏上了返乡祭祖探亲之路。

3月29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孙中山先生曾长孙孙国雄与夫人孙秀兰一行,来到了家乡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犁头尖山,祭扫先祖墓地。“在近18个月里,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回到中国了,每次回来都感觉到很亲切,相信以后回来的时间会越来越多。”

4月3日下午,孙国雄在广州接受南方日报海外版记者专访。谈及此次返乡之旅的新感受,他感慨,中国的发展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广州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比美国洛杉矶还要快。

在年轻人中传扬孙中山文化

孙家祖墓在翠亨村犁头尖山,需要爬400多个阶梯才能到达。不过,年过七旬的孙国雄依然坚持一步一步爬上了山。“这是一种寻根。”

1943年,孙国雄出生在美国纽约,后跟随家人回到上海。1949年,他离开上海到香港与祖父孙科会合。每每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孙国雄对祖父孙科都很是感激。他感慨:“小时候,他从来都没有告诉我出生在如何声名显赫的家庭中,只是像普通人家爷爷抚养孙子一样抚养我。对祖父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将我抚养成为一个好人。”

17岁那年,在老师的建议和鼓励之下,孙国雄决定把曾祖父孙中山的革命经历作为高中毕业论文的主题,这才让他开始重新认识孙中山。“由于我所在中学的图书馆关于曾祖父孙中山的资料很少。在圣诞节假期,我特意跑到家附近的南加州大学的图书馆查阅,最终写出了17页的论文。”他回忆道。此后,他开始大量收集和阅读关于孙中山革命事迹的英文版书籍。

谈及如何向海外家族中的年轻一辈讲述、输送更多孙中山的故事、精神和文化,孙国雄坦言,自己从未刻意向周围人强调家族背景。但是,一方面,他希望儿女们要牢记自己的华人身份;另一方面,他相继把儿女们送回中国大陆或者台湾学习中文,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也多次带他们回孙中山故居寻根,加深对孙中山的认识。

以孙中山名义团结海外华人

从1986年开始,每逢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孙国雄夫妇都会一同返粤。随着年岁渐长,孙国雄对孙中山和家族的认识都在不断深入。他高度评价孙眉等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为支持革命倾尽家财,到晚年甚至把檀香山的产业全部卖掉,搬到香港居住。”他指出,孙中山赴世界各地演说的旅费,回国组织发动革命的经费,相当部分都来自华侨华人的资助。

孙国雄在小时候,曾经从祖父孙科那里看到过几本老旧的记账簿。“大多是以前的华侨捐给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记录,厚厚一叠。但后来,他们的钱没有得到归还,他们也没有索求回报,这种信任和付出,我想不比其他革命者少。他们是孙中山革命事业幕后的英雄,值得我们纪念和缅怀。”

2015年,孙国雄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城创办了孙中山中心基金会,旨在推动孙中山学术研究,弘扬孙中山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在海外传播孙中山与华侨之间的故事,促进中国繁荣统一和增进国际和平友好。

“孙中山最初离开中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个人生活,后来又回到中国进行民主革命是为了全中国民众都能够过得很好。他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和华侨华人中的各个群体对话,是第一个团结华人的人。借助孙中山中心基金会,我希望能够以孙中山的名义,让全球华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孙国雄如是说。(龚春辉)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席陈志雄(右)、广州市黄花岗公园办公室主任蔡惠元(左)向孙国雄(中)赠送书法作品“振兴中华”。龚春辉 摄

孙国雄(左四)携夫人孙秀兰到家乡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祭扫先祖墓地。受访者供图

孙国雄(左)接受南方日报海外版记者专访。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