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蕉岭九栋村: 百年传奇藏“九栋” 宋湘亲题“第一家”

“潺潺清流游鱼跃,小桥流水是人家。古塔清泉相辉照,晨鼓暮钟诵经声。”    在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广东与福建两省的交界处,有这样一个古老又传奇的村落——乐干九栋自然村,这里风景迷人,古迹众多。

 

【中美创新时报讯】 “潺潺清流游鱼跃,小桥流水是人家。古塔清泉相辉照,晨鼓暮钟诵经声。”    在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广东与福建两省的交界处,有这样一个古老又传奇的村落——乐干九栋自然村,这里风景迷人,古迹众多。一条小水圳在村边缓缓流过,人在圳道上跨开双腿即可做到“一脚跨两省”,因此该村自古就有“一脚踏两省,一条水沟流两省”的说法。

气势恢宏的九栋古建筑,神奇的蟹形老屋竹溪祠,留下“岭南第一才子”宋湘墨宝的淇澳园,古寺、古塔遥遥相望,13株百年香樟在这个春天里枝繁叶茂。这里,有道不尽的沧桑,讲不完的传奇,还有许多文化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源远流长

村名取自省内罕见的民居建筑群

在航拍飞机上俯瞰九栋村,一座气势恢弘的灰色建筑群自西向东坐落于田野之上,这个村的村名便源于这座建筑——九栋大屋。这座建筑是由钟学庆、钟学盛兄弟俩于清嘉庆年间兴建,由九座建筑组合成的建筑群体,有九个厅堂、九个屋栋,总计193个房间,是广东省较罕见的民居建筑群。

九栋大屋由九座屋互相关联、互相配置,构成了一座完美的大屋。整座建筑共分三块布局:由一至九自西而东顺序排列。第一、二栋联成一个整体,三、四、五栋又构成一个整体,六、七、八、九栋又成一整体,第一块与第二块、第二块与第三块之间有巷道相间。每栋设有私厅、私堂及会所,如司马第、儒林第、笃厚堂等,至今还保存完好;评书远代(讲古堂)、景淇园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只剩下遗址。第九栋下面就是整个屋的大门厅,厚重的大条麻石配置成粗大坚实的大门,前后共有6个大门。各个大门一上锁,盗贼难以进内,在防盗贼抢劫方面具有很强的功能。 

“听父辈们说,以前有小偷想进去偷东西,结果因为屋子的巷道太复杂,门又很坚实,东西没偷到自己反而出不去了,然后被抓住了。”村里的老人钟海华笑着说起发生在这个屋子里的故事。曾经的繁华景象后人已经无法亲眼目睹,只能从祖祖辈辈的口中听到一些零碎的趣事。    穿梭在九栋大屋之间的巷子间,高耸的墙壁好似城墙一样结实,路上的青石已被人们匆匆的脚步磨去了棱角。从一扇窗望去,依稀可以看到这座房子曾经是多么的辉煌:斑驳的房梁上还有祥瑞的模样,天井里的鹅卵石虽然长满了青苔,但还是可以看出它被精心铺成铜钱的形状,寄托着屋主人祈求财源滚滚的心愿。

整座屋的长度为115.7米、宽36米,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据蕉岭县广福镇人大副主席曾子文介绍,由于九栋大屋地势比较低洼,又离乐干河比较近,雨季时节洪涝灾害不可避免,为保护家园,工匠们在每个门的麻石门框上都凿有用来下木闸门的槽。“当洪水来临,给门框装上木闸,然后再堆上沙袋,可以抵御洪水的倒灌入侵。”这一设计在防洪建筑设计中有较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九栋村,有个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就是百岁婆——乐干东山十六世祖学盛公夫人,她是嫁到这个九栋大屋的媳妇,这位受人敬重的女人拥有传奇的一生。百岁婆生于公元1718年(农历)十二月初六卯时,终于公元1818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享年100岁,皇上赐予她诰封:宜人,谥:勤训恭惠。

据百岁婆的后裔说:百岁婆勤俭持家,会管事,晓养生,颇有财,家大业大,至于百岁婆的财产如何来的,其后裔都众说不一,有的说是百岁婆割鲁草在大峰顶(福建省岩前即与东山两相邻)发现有石窟洞,洞里全是金银财宝,每天割草,鲁草在上面,金银财宝在下面,天天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全部挑回来发财的;有的说是百岁婆子孙在汀州、赣州行财运,发财发家的;有的说是百岁婆的子孙在会昌、瑞金、汀州、赣州做生意发的财。尽管后人的传说纷纭,却很难考证。

“但百岁婆有很大的家业,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后人有目共睹的。我认为这与她崇文重商有关,虽然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她要求自己的子孙都要勤奋读书,并建了学堂,在商业上也特别有一套,这在当时看来妇女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曾子文说。

古韵犹存

蟹形宗祠同字形老屋传承百年历史

在九栋大屋的旁边,有一座在高空看呈蟹形的宗祠——竹溪祠,门前贴着沿用了200多年的对联:竹外高山拱秀,溪间流水长清。康熙戊午17年间,九栋十四世祖前后,这个家族将原三所宗祠合建成一宗祠,即今竹溪祠,又称三公祠,距今有200年历史。

据了解,蟹形的建筑在古人的看来寓意着好兆头,螃蟹是最具霸气的水生吉祥物,它甲壳坚硬,有两只蟹螯,十分锋利。古人历来渴望科举中甲,而科举中的“甲”使其联想到天生带甲的螃蟹,所以在古代螃蟹被视为富贵吉祥、仕途发达的吉祥物。

竹溪祠背倚雄伟巍巍的湖山,面向猫石高山,苍翠连环,尽收眼底。祠堂前,竹溪水潺潺环抱流过,进入福建,更有广福寺咆哮清泉涌现到堂,竹溪水从下游倒流而上,是一道神奇的景象。

祠堂门口,有两个很形象的“蟹眼”——两口古井。井内泉水清澈见底,鱼儿们在水里空游无所依。都说水往低处流,但在这里却并不是这样,两口古井在祠堂前的池塘两边,泉水的水位却比池塘的水位要高,这一奇观一直被村民津津乐道。之前,有一口井的水枯竭了,村里便修了一条水管,把另一口井的水引过来,保持两口水井都有清澈的水涌出,“蟹眼”清澈明亮。

在竹溪祠的背后,有13棵参天古木香樟,每一棵都有上百的历史,它们就像是13位长寿老人,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伫立,风吹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百年沧桑。在这片香樟树林里,九栋村建起了一个休闲公园——九栋公园。茂密的香樟树下,阳光星星点点地洒下来,在凉亭里坐着3位老人,孙子在他们的身边玩耍。“晚上这里的空地上有很多人跳舞,我们白天有空也会过来这边坐坐,很舒服。”村民钟伯说。

据村里的老人讲述,虽然百岁婆嫁到了九栋大屋,但后来她建造起了另一座大屋——东山堂,与九栋大屋一圆一方,遥相辉映,设计精良,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典型民居。

“它的形状是一个‘同’字,这是很有讲究的,百岁婆的先祖在江西赣州、瑞金等地经营的商店名字就是‘同兴号’,她希望先祖的家业可以兴隆,所以设计成‘同’字。”九栋村村民钟贤烈说,由于百岁婆十分重视后代的文化教育,在东山堂内建有望岳书室。

东山堂占地近百亩,长短共八杠,坐东向西,皆靠后龙山,绿竹成林,满山百年苍松。面朝“湖庵山”,形如笔架。面前一片平坦良田。一湾溪水自南向北流来,寓意“财源滚滚而来”。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视野宽广,确是良好的人居环境。

文风鼎盛

拥有闽粤边界闻名的园林式书院

在九栋村,有个文化氛围颇为浓厚的地方——淇澳(yù)园,位于闽粤交界处即福建武平岩前镇灵岩村与广东蕉岭广福镇九栋村相邻交界处,整个书院依山傍水而建,是九栋村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

淇澳园是由百岁婆同族的钟姓松岩公亲手设计建造,始建于清嘉庆庚午年(公元1810年),历时多年竣工。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是目前广东福建交界处最有名的园林式书院。    “全园有百余房间,占地面积几十亩,建筑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主厅‘参化堂’分上下厅,左边有‘南园子’‘青山第一家’‘芝兰室’,右边有‘云楼’‘得月楼’‘文章对台’等建筑,园内还有专门的戏台等。”蕉岭县广福镇党委宣传委员谢院新详细介绍了这座书院。

书院的大门楼上有清代进士著名书法家宋湘亲笔书写“青山第一家”5个大字。走进这座老宅,其错落有致的布局,精美绝伦的雕刻,无不体现这座老宅昔日的豪华气派。整座建筑楼连楼、楼套楼,楼楼相通、房房相连,院落重叠,屋宇参差,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工艺水平。整栋建筑的许多梁柱雕刻以竹子居多,体现出屋主人对竹的独特爱好,显示了屋主人对居住环境的高雅品位。

关于淇澳院名字的来源,还有两则传说。据村里的老人钟海华讲述,他听前辈流传的说法,淇澳园是仿明代画家夏杲作的一幅表现河水陂石滩渚竹林的传世名作《淇澳图》而建的,“淇澳是个地名,位于河南省,以盛产竹子而著称于世”。

另一则说法是:广福大坝河水与叶田的刘王溪水汇集后为淇水溪(黄竹溪)再转弯后,流向福建武平岩前。而所谓的“澳”就是转弯的意思。另外这里的淇水溪转弯处,两边广阔的河滩上到处绿竹婆娑,幽篁遍地,生长着许多种类的竹子,正应合古代著名诗里几首咏竹之诗的意境。如“南瞻淇澳,则绿竹纯茂”,“瞻彼淇澳,绿竹猗猗”,“蔑上林淇澳,验东南之所遗”。据此将建造这富丽堂皇的客家园林定名为“淇澳园”。    解放前后,淇澳园曾被用作农业中学、师范学校、敬老院等。20世纪50年代时,在淇澳园开办了一所师范学校,共有三个班,300多人,而外大门上所刻的“共产主义劳动学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农业中学。后来,淇澳园还成了敬老院,曾有三代院民在此安度晚年。

岁月变迁,淇澳园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风光不再,如今闲置在那里,任凭雨打风吹。

■纵深

400年古村换新颜

九栋村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九栋大屋、东山堂、竹溪祠等相拥环抱,百年香樟点缀其中。淳朴的村民在田间辛勤的劳作,世世代代居住于此,传承着古朴的民风,守护着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

但是,随着风霜的侵蚀,这些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的损坏,村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广福镇党委政府为该村申报获评了广东省古村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对竹溪祠进行了修复,祠堂的天面(瓦顶、木梁等)重新按原材料进行修缮,对祠堂内的墙体及木柱、屏风雕花、宗训之字油漆、按原貌更换、加固、翻新;祠堂门前的池塘我们也进行了修整。”广福镇人大副主任曾子文介绍,祠堂门口的池塘因年久未清,沉淀有淤泥,加之周边的塘坎有脱落造成不整极不美观,修整后景色宜人,旁边还建了一个小公园,成为村民的又一休闲好去处。

九栋大屋是该村的一大特色,该镇计划对这座建筑进行修缮与盘活,“这座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不应该任其荒废,我们将努力调动社会资源,对其进行修缮,让游客来了可以看到百年前的盛景。”

■链接

广福古塔

站在竹溪祠门前,可以望见一座古塔——广福古塔,坐落在广福乐干原广福寺后面,广福寺为明代建筑先有寺后有塔。它属楼阁式类型,又称文昌阁,建于清初。文昌阁为沙灰墙结构。塔高24米,墙厚1.3米,塔身五层,平面八角形,每面有4米宽,并有圆窗,里面共有72个台阶。顶层有12根柱,用红朱油刷,成八角形装饰,琉璃瓦盖顶。塔尖呈葫芦形塔刹,塔顶内壁中间绘有星斗图、八卦图,各层梁木已损坏。1985年经蕉岭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广福古塔(文昌阁)被雷击引火烧毁。

古塔下有一股清泉,从岩缝里流出,注入一口百余平方米的水池里终年不断。水深五六尺,冬暖夏凉。水池前筑有一座园门,泉水从园门流入小溪。塔后面有一泉水湖,名曰《翡翠湖》,又称绿水湖。湖水长年清绿。镇平县志《石窟一征》有记载云:“县城东北有一广福寺,寺旁有一绿水湖,绿水湖水通长潭。”其意思,一是说本县地质多石灰岩,地下水源丰富且多相通。另一说是此湖水流入黄竹溪往北流往福建式平境内,再由此陂向南流进长潭河。(董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