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中国明确允许外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允许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这是中国政府在其年度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允许外资企业进入这一国家级领域,作为“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报告强调“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中美创新时报讯】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允许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这是中国政府在其年度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允许外资企业进入这一国家级领域,作为“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报告强调“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强烈信号。”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鼓励外商投资、吸引外企进驻高新技术开发区。2016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00多亿美元,继续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进入2017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根据正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正式向外企开放。

分析人士说,这表明中国在加大自主创新力的同时,进一步鼓励外企参与,实现协同创新,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

据白明介绍,针对外资的准入,中国实施的是“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相结合的开放模式,满足外资企业“入门”的基本渴望,同时也要求外资企业依法合规开展业务。

这意味着,允许外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这一条,按“负面清单”的原理,一旦该业务门类对外开放,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均有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权利,“大门”已经敞开。

但同时,结合“正面清单”的原理,需要外企依法完成申报环节、专家评审环节等一系列步骤。白明分析,具体到项目,对参与的内外资企业应当是一视同仁的。

中国科技部下属的“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网站负责接收计划申请及预算申请。网站信息显示,比如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等都曾是国家级项目,部分外籍专家也是科技专家库成员,可参与评审。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对规范“企业技术进步”有专门一章,同时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确定设立、工作协调、资源配置、设备进口、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均有规定。

按照这部法律的表述,若企业存在违法,将依法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申请相关科技计划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改革开放后由中国科技主管部门设立的,上世纪80年代起步时包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等。

目前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涉及“十三五”科技计划、“十二五”科技计划、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等,项目丰富。科普和科技惠民,也列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仇子龙认为,高级别的开放,将促使更多基础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到实际应用领域,实现产业价值。

他展望,当多种资本汇聚于国家级科研成果转化时,下一步中国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理顺知识产权体系,“这样才能实现科研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这符合国际惯例”。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及,“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

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于在同领域也跃跃欲试的中国本土民营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激励和“倒逼”。

政府工作报告说,凡向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科技界别的政协委员表示,欢迎这样的开放,民资并不担心与外资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说,外资企业进入科技研发的纵深领域,可以带来新资源、新思维,和中国民营资本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对相关发展会有促进作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二维码解码芯片研发企业掌门人,她关注的是,“科技发展早已进入到全球化的竞争时代,我所在的企业,要和国际大企业竞争,希望实现更好的公平竞争状态。”

她相信,中国科技领域对外资企业的态度,将会是“越来越开放”,就像中国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我们也会欢迎更多的外资企业走进来。(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周文其 王子辰)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