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从源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去年,Bowen拒绝了一家排名美国前50大学的全奖博士深造机会,选择回国来到浦东,创立公司入驻了张江创业工坊@Vπ空间。他从美国最负盛名的私立学校之一——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项目毕业后,成为了南卡罗莱纳州政府的二级流行病防控专家。像Bowen一样的“90后”在浦东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深耕技术产业十余年而后创业的也大有人在。
【中美创新时报讯】去年,Bowen拒绝了一家排名美国前50大学的全奖博士深造机会,选择回国来到浦东,创立公司入驻了张江创业工坊@Vπ空间。他从美国最负盛名的私立学校之一——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项目毕业后,成为了南卡罗莱纳州政府的二级流行病防控专家。像Bowen一样的“90后”在浦东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深耕技术产业十余年而后创业的也大有人在。
记者从新区科经委了解到,2016年浦东积极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发展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推进自贸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离岸基地建设。截至目前,仅孵化器发展方面,已认定孵化器累计达99家。其中,2016年新增认定35家,据实际测算新增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
培育创新“沃土”
2016年,“智汇浦东创见世界”为主题的浦东新区创新创业大赛举行,共有2198家企业和团队报名,经审核参赛项目1764个,占全市的1/4,共设9个分赛点,其中企业组赛点8个,赛场86个,邀请评委专家264人次,参赛项目1628个;团队组赛点2个,赛场6个,参赛项目136个。
经上海市决赛,浦东共计获得503个企业组优胜项目,占全市30%,其中,3/4项目为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89个项目晋级国赛环节,排名全市第一。随后,浦东举行2016首届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颁发了3个“最具创意赛点”,3个“最贴心服务赛点”,3个“最具人气赛点”以及89个浦东新区优秀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优秀的项目很多都是从孵化器中成长起来的。浦东科技企业孵化联盟秘书长朱震介绍,3年来,浦东孵化器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孵化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孵化器既有具有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的行业领袖主导型,也有政府主导型等。“新区90%以上的孵化器都朝着专业化方向推进。”朱震说。
23seed创始人施旦霁认为,每个孵化项目大致走向方面有同质化需求,但是在细小专业点上需求不一。当下孵化器众多,今后寻求的应该是有专业度、高品质的服务,能在行业垂直、细分领域中帮助企业实现发展。此外,我国的创业公司已经不单单在国内市场生存,很多正在进军国际市场,在这过程中需要“桥梁”帮助对接当地资源。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积极组织了10场中型投融资对接会,到场科技企业1191家次,路演企业80多家次,银行、券商、投资机构等242家次;为促进企业融资效率,对优质路演项目还提供“一对一”服务,邀请金融和投资机构进行专业服务。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浦东还推进孵化器高管培训、提升孵化器服务能级。2016年,上海众创空间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活动,每期历时4天,共计8天。全市121家孵化器128名企业高管参训,其中浦东企业48家,占全市近40%,通过考核的学员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浦东新区共有经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9家,其中市级以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国家级1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0家(国家级13家),区级孵化器62家。基本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
浦东新区民资背景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占比超过65%,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资本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占比60%;其他园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有所增加,临港地区、陆家嘴、金桥均达到5家以上,惠南、川沙、泥城、宣桥和北蔡等街镇也都建设了符合自身产业特征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布局渐趋合理。
集聚境外创新资源
近年来,上海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第二,专利服务实力稳居前三。然而,申请专利并不等于专利成果转化,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认为,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上海亟需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借助这支力量来有效提升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整体水平和效能,推进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在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大会发言中,唐石青曾提出建议,在引进国际化人才方面,上海应加速引进通晓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高端领军人才,进一步培养集“技术+法律+外语+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2015年8月1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揭牌成立。离岸基地是面向海外人才,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以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空间载体为基础构建的,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业平台。
新区科经委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专项政策中,明确了对于众创空间引进境外创新项目给予奖励。同时,离岸基地向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申请集中虚拟注册。离岸基地一直致力于探索离岸创新创业新模式,促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及优质创新资源集聚,力争成为“海外人才创业首站”。
目前,离岸基地已签约保税区人才大厦、陆家嘴创业街区、自贸区临港洋山“科创一号”、上海芬华创新中心等7家合作空间,由此形成互为依托、互促互进的离岸基地网络形态,基地空间总部对整个基地网络起到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与13家海外团体,11家市级科技社团,5家服务机构达成合作协议。
在此基础上,以“创响自贸,链动全球”为主题的“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创业汇”离岸基地大型交流对接活动,于2016年11月1-4日在浦东举行。活动邀请了133位具有行业或创业经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统计显示,参会人才平均年龄43岁,其中30岁以下创业者20名;硕士及以上学历105人,其中博士73人,有“常春藤”学习经历的12人。同时,参会人员专业化程度很高,与会创业人才拥有丰富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平均海外工作年限约为12年,在国际知名企业有高管任职或知名高校研究经验的达57人,占比过半,对海外技术、经济环境十分熟悉。
活动通过项目路演展示、圆桌论坛、参观考察等,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孵化器及投资机构等,帮助海外人才了解自贸区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其前来创业,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境流动。活动评选出8名“最具投资价值奖”,8名“最具投资人气奖”。2家海外项目与国内企业达成合作协议,6家孵化机构与18个海外项目间签署孵化服务协议,5家投资机构与13个海外项目签署投资意向协议。
加强“三链融合”
新区科经委提出,2017年浦东将在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努力。这其中包含聚焦小微双创环境,推进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众创空间建设;聚焦公共服务环境,拓展公共服务范围、深化公共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生命周期服务;聚焦科技金融环境,落实浦东新区“行动方案”明确的科技金融相关政策等。
记者从浦东科技企业孵化联盟了解到,目前,新区内孵化器主要有7种类型,但是缺乏由企业链领导企业为驱动内部创新能力、增加企业创新业务收入而创建的孵化器,缺少科研院校为带动外部技术成果转移而创建的外延式孵化器。新区科经委介绍,浦东将引导跨国公司、大企业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引导大学和研究院所等设立孵化器,发挥自贸区的优势,持续推进优质海外创新资源的落户发展。
此外,浦东还将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按照普惠性、公平性原则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集聚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法律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聚焦科技金融环境方面,浦东计划推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在经济活动中扮演弥补市场缺失的角色。
( 来源:浦东时报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