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时报

深圳:加快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从珠江口的宝安智谷到坂雪岗科技城的华为总部基地,从大亚湾旁的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到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行走在深圳,处处都能感受到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抢抓改革发展先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来的创新创业热潮。

 

【中美创新时报讯】从珠江口的宝安智谷到坂雪岗科技城的华为总部基地,从大亚湾旁的大鹏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到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行走在深圳,处处都能感受到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抢抓改革发展先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来的创新创业热潮。

立足优势

创新元素齐汇聚

成立于2014年5月份的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面积397平方公里,涵盖了深圳10个行政区和新区的产业用地,相当于在深圳圈定了一个“科技特区”。

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和制造业多年累积打下的坚实基础——不仅在于其遥遥领先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和研发投入,更在于其根植于“双创”沃土、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与创新链。

曾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的谢帼望,回国后在深圳创办了一家智能硬件孵化器公司。她说,深圳有着高密度的供应链和高效的生产能力,硬件产品从构想到成品,再到小批量生产,转化速度极快,是公认的“硬件创业天堂”。

深圳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创投环境和孵化氛围。已投资过多家企业的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说,深圳创业投资机构和孵化器众多,有着广泛的产业资源。“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不同项目之间总能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一个运动耳机的团队入驻一个孵化器,其背后的资本曾经投资过国内最大的跑步社交软件,这样两个项目就有了共享渠道和资源的可能。”罗飞说。

南山区是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之一,这里汇聚了超过200家众创空间、1700多个团队和6500多名创客,已经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既有“参天大树”又有“小苗苗”的创新创业“雨林”生态。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表示,深圳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要立足于现有优势,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单地说,就是在人才、载体和企业三大关键创新因素的支撑下,进一步推进深圳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服务产业、引领产业,并且部署前瞻基础研究。”

不同于一些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建成集合包含人才资源、基础研究、科技服务、金融支持、商业模式等诸多创新元素在内的区域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强化服务

顶层设计显特色

曾有专业人士直言深圳创新发展的不足和短板: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增强,一些关键领域的研发能力不足,部分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还不高;缺乏高水平的开放式国际交流平台,科技服务机构的对外开放意识和涉外业务开拓能力相对落后。

针对这些不足,两年多来,深圳注重规划引领,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强化示范区政策顶层设计,在已有的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技术转移条例、自主创新“33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深圳出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3月份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就“优化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区”制定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持”等诸多措施。

2016年10月份,《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首次提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条例(草案)》提出,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项目;建立创新型产品和服务政府首购制度,为产品更好地开拓市场“加油”;允许取得香港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直接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专业服务等。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曲建对记者说,一揽子体现“深圳服务”特色的政策设计,有助于进一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将破除科技创新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助力深圳建设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供制度保障。

补齐短板

紧缺人才蜂拥至

深圳在人才数量和结构上面临着高技能人才缺口大、高层次人才比例小、人才分布不均衡等突出矛盾。不集聚科技人才,那么增强科技创造原动力、提高创新国际竞争力将成为一句空话。深圳选择以“促进人才优先发展”作为突破口,培养引进高精尖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

2016年3月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提出20条81项措施178个政策点,涵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重点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的体制机制障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新政”出台后,人才安居、医疗、教育、出入境便利等配套措施先后落地。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是全球知名能源专家,2016年他作为“杰出人才”来到深圳,受聘于南方科技大学就任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如今,他已将工作重心转到深圳,正带领南方科大相关团队攻关清洁能源项目。“人才新政”出台后,已有5名全职院士扎根深圳;深圳还新认定“孔雀计划”人才388人,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接踵而至。

各类创新人才和团队为这座创新之都带来了不竭的创新动能。仅2015年以来,深圳已新组建智能机器人、基因免疫治疗、神经科学、大数据、石墨烯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累计达1487家,其中国家级创新载体94家。

不仅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还应就地培养创新人才。深圳要在国际创新竞赛中由“跟跑”变为“领跑”,做好前瞻性基础研究尤为重要。

高等教育一直是深圳的“短板”,如何突破?深圳另辟蹊径,通过高起点筹建高校、引入知名高校共建深圳校区、兴办特色学院等改革创新之举奋起直追。两年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已经开始招生教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与深圳签约共建深圳校区。2016年10月份,《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建立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两年多来,深圳推出的供给侧系列政策举措,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补给创新要素,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实现重大跨越,创新型经济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来源:中国经济网)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