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石碑上的“海丝”故事

明代石碑上的“海丝”故事

【中美创新时报讯】在莞城光明路与教场街交会处,有一个古雅的六角亭伫立在此。亭里竖立着一块高大的青石碑,名为却金亭碑。碑体被玻璃罩罩住以防风雨侵蚀,可以看出这块碑的地位不一般。在碑亭背后的墙壁,镶着石匾,原来这方石碑在2006年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石碑前,不禁让人疑惑,这块石碑的历史意义有这么重要吗?原来,碑文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番禺县尹李恺与暹罗(今泰国)商人文明交往,不受酬金的历史故事。

明朝对海外贸易被限定于严格的“朝贡”仪式之下。朝廷严格控制各国使节、商人来华的数量、日期和船数,并且要验证“金叶表文”等证件才让其入境,否则一律驱逐。就是与外国商人通商,也是由官府来垄断,不允许私人来经营。

永乐二十一年(1423),明成祖“诏定暹罗和爪哇使臣等进口物货”会得到特别优惠的政策,不仅免税,还“给与价”(赏给和货物相等的钱钞)。

到明代中叶,官场腐败,负责进出口商船事宜的官吏对东南亚诸国的商船采取封船抽分(按货物比例征收实物为进口关税)的措施。嘉靖十七年(1538),暹罗来华首领柰治鸦看带着国王信函和向明朝廷进贡的货物来到了东莞,等候验货入关,时有官吏抽分。当时番禺县尹李恺主持对外贸易事务,他上书上级部门,主张官吏不能随意抽盘(盘点后抽分),骚扰外商。而外商只需自报货物数量进行检验即可。

事后,柰治鸦看赠送百金给李恺以表感激之情。李恺一再推却,拒不接受。柰治鸦看只好前往广州找到广东通判侍御王十竹,恳请其将这钱款用于树坊挂匾、筑亭立碑,以表彰李恺却金廉政的美德。得到批准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负责选址的官员在却金坊立碑。

两度为“却金”立碑隐藏玄机

记叙却金一事的有两块石碑,一块是却金坊碑;而另一块石碑则是位于街角的却金亭碑。    从却金亭碑上可以看到立碑时间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比却金坊碑晚一年。同一件事会立两方石碑,这当中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关于却金坊的选址细节和施工过程缺乏文献记载,但是立碑的情况可以从碑文中得知。立碑人李楣到东莞为官后,有意弘扬李恺却金奉公的清廉精神,因此邀请了邑中名人王希文为石碑撰写了《却金坊记》。但是,碑文对“却金”一事,提得不多,而对李楣立碑颂扬此事的原由以及王希文一番畅论着墨不少。

在却金坊碑建立后的第二年,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姚虞来粤视政。据《却金亭碑记》记载:“(姚虞)盖数闻却金事,及历东莞,又见却金扁(匾),于心实慕焉,驻马迟回久之。盖重感李子之政,良心之在诸夷未尝泯也。”这时,东莞知县蔡存微对姚虞说道,如果不立一块石碑颂扬李恺的清廉,恐怕不妥。姚虞也颇有此感,并且亲自撰写了《却金亭碑记》。于是,1542年,蔡存微命人在教场附近建却金亭和立却金亭碑。值得一提的是,蔡存微是贪官,在来莞上任之初,就假借为清官立碑之举为自己树立名声,却最终丑行暴露,落得骂名。

立碑之后五十余年,即明万历二十年(1592)至万历二十七年(1599)之间,广东监察御史刘会、东莞知县李文奎重修了却金亭和却金流芳坊。但他们这一次重修时并没有着重修碑,而是分别在《却金坊记》和《却金亭碑记》原碑基础上,磨去“东莞县丞祁门李楣谨立”和“东莞知县蔡存微谨立”两行字,并刻上“赐进士第、文林郎、巡按广东、监察御史闽惠安刘会重修”和“东莞知县候官李文奎督修”字样,磨去的痕迹,如今依然可辨识。

却金亭碑见证莞邑贸易变化 

却金亭碑不以建筑华美见长,也无体量上的压倒性优势,因此,许多过路的市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物。

却金坊碑和却金亭碑一直是研究明朝中外贸易和涉外税制改革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中泰友好往来的象征,对今天的廉政建设具有深远的警醒意义,因而获得海内外学者的珍视。

《却金亭碑记》的拓本,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长期在广州镇海楼展出,在拓本前抄录碑文的学者也不少。拓片还曾由广东省博物馆赠送给泰国总理江萨和皇室,进一步加深了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

如今,却金坊、却金匾、却金亭早已消失在岁月长河之中,而却金坊碑现存于东莞市博物馆内,却金亭碑则伫立在原处。2006年,莞城文化部门为了加强对却金亭碑的保护,在碑上修建了一个木石结构的仿古亭子,并加设了玻璃罩,减少风雨对青石的侵蚀。由于位于街道交会处,工作人员还在碑亭前面设立了6根石柱,以阻挡车辆靠近。但这些故意“疏远”的措施,并未让却金亭碑的历史走出公众的视野。

从立碑至今,470多年过去了,莞城的城镇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光明路是一个传统商业街区,同时也是食客口中的经典美食坐标。两边的临街店铺不乏经营多年的传统老字号,他们以自己的诚实守信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顾客们的一致认可。却金亭碑已经成为老街中一处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林玉清)


中美创新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