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磁谱仪5年收集900亿个宇宙线事例

阿尔法磁谱仪5年收集900亿个宇宙线事例

华人诺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已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5年。12月9日凌晨2点,该项目团队发布第一个5年的最新实验成果,至今收集到超过900亿个宇宙线事例。

【中美创新时报广州讯】华人诺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已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5年。12月9日凌晨2点,该项目团队发布第一个5年的最新实验成果,至今收集到超过900亿个宇宙线事例。

AMS是由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合作承担的国际性大型科研项目,超过1500名科研人员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山大学是中国参与该项目的五所大学之一。AMS是在太空运行的最强大、最灵敏的粒子物理探测器,其科学目标包括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宇宙线起源。

中山大学有关负责人说,中大负责研制轨迹探测器(silicon tracker)的精密温控系统,它为AMS轨迹探测器提供了稳定的热环境。AMS发射后,中山大学团队还参加了该轨迹探测器温控系统的调试,以及5年以来的运行监控和维护,正是这个精密温控系统使AMS的精确测量成为可能。

至今中山大学派遣了5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AMS数据分析,并且作出公认的贡献。其中参与AMS02首篇物理论文发表的翁致力博士已毕业并在MIT做博士后,延续AMS数据分析工作。另外四位在读直博生冯劼、李样、李紫源、卢森泉仍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AMS实验室,在不同的课题组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初到丁教授的实验室时,我深深地被这里完善的团队分工与合作制度所震撼。”参与宇宙射线反质子与质子比例测量的李紫源回忆说,“这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合作项目,单单参与的国家就有中国、美国、德国等十多个。整个团队会细分成不同课题的科研小组,不定期汇报研究进展。”

李紫源说,人手不够时,他们每人一个月有10天需要值班,同时还要忙着手中的数据分析任务,所以自己不敢有周末和假期。有过这段经历,他才体会到世界一流科学家都是怎么刻苦工作的。(吴少敏)


中美创新时报网